居屋补地价的注意事项

28HSE 编辑部  2023-01-31  1.2万 #三地产焦点

香港楼价高企,年轻人的住屋需要近年一直引起社会关注,不少人都希望抽中居屋,但每次申请人数众多,往往只有首几个号码才有机会拣楼,因此不少未能中签者会转投二手公屋、居屋市场。

一般而言,二手居屋市场可分为绿表市场及自由市场两种。绿表市场所出售的居屋都是未补地价的,单位只能预予绿表及「白居二」人士,而按揭及转让也有一定限制;自由市场的单位则是已补地价的,任何人也可以购买,跟一般私人楼没有分别。

今期我们将会集中讨论关于补地价的注意事项。首先,什么是补地价?政府出售单位予买家时,都提供了免地价优惠,但设有转让限制,若业主要在公开市场出租及出售单位,禁售年期后,他们须缴付补价,以补回当年政府以较低的价钱向其出售居屋的损失。

地价是根据出售或出租时的市况去计算,计算方式是[(单位购入时的市值 – 单位购入时的售价)/ 单位购入时的市值] X单位补价时的市值。值得留意的是,单位补价时的市值并不是业主自行找银行估价,而是由房委会委派他们指定的估价行上门估价,去评定你物业的市值。

向房委会申请补地价时,需要备齐楼契副本,以及缴交手续费$6,230,其后政府会派专员到单位视察及进行估价,再向业主公布所需补价,而每次所评估的补价,有效期仅2个月。

因此,业主提出补价申请前,最好先自行到银行估价,以初步估算补价所需费用。此外,若然业主认为房屋署的估价远高于市场价格,可以上诉至土地审裁处的,这些银行估价资料可以用作上诉之理据。

单位须先完成补地价程序才可以交易,那若然买家找到心仪的单位,但是单位未补地价,而买家又不是合资格人士,岂不是会发生「有钱都买唔到」的情况?

非也,这要视乎单位是否已过禁售年期,近期的居屋要购入后第10年起才可以补地价。补地价并没有规定是买方还是卖方付的,买楼时最好先商议由哪一方缴付,之后将有关协议在临时买卖合约内订明,以避免争拗。

若然由卖家负责补地价,临时合约上的交易银码是计及补地价金额的,而地价是参考银行补价所得的,与房屋署的实际估价有机会有出入,卖家因此会赚或蚀了当中的差价。

而若然补地价是由买家负责,临时合约只会写上单位交易额及注明补价由买家负责,并不会包括补地价金额,因此买家不能从按揭贷款中支取补地价金额,要准备更大笔资金才完成交易。

如果想了解更多地产资讯教学,请查阅本网页地产锦囊

免责声明:凡注明 28HSE编辑部 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 28HSE LIMITED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28HSE赞同其观点。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实用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电邮分享

三地产焦点简介:逢星期三刊登,为 28Hse 的会员带来一系列地产资讯,包括讲述地产近日最热门话题、楼市成交及新盘动向等。热门话题主要是以年轻、草根市民的角度出发,分析香港置业的困难、楼市高低对他们的影响,以冀道出大部分香港市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