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銀行物業估價系統存偏差? 低層單位被低估!

28HSE 編輯部  7小時前刊登  4,193 #置業投資 #地產錦囊 #置業資訊

28Hse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香港網上銀行物業估價系統存在明顯偏差。團隊追蹤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全港共5540宗物業成交個案,發現低層單位估價普遍偏低,而高層單位則傾向被高估。 

 

高層估價較寬鬆 低層估價普遍偏低

研究發現,高層單位(21樓以上)約70%的估價達到或高於成交價,顯示銀行估價相對寬鬆;反觀低層單位(1至10樓),只有不足50%的估價能符合成交價,反映低層單位多被低估。

嘉湖山莊及太古城案例 分層估價差異明顯

以嘉湖山莊及太古城兩個成交量較大的屋苑為例,低層單位估價與成交價的偏差分別達-1.55%及-9.23%;中層單位方面,嘉湖山莊略高於成交價(+0.89%),太古城則仍低於成交價(-4.97%);而高層單位則普遍貼近甚至高於成交價,偏差介乎+0.17%至+2.48%。

屋苑1–10樓11–20樓21樓以上
嘉湖山莊-1.55%+0.89%+2.48%
太古城-9.23%-4.97%+0.17%

貝沙灣個案顯銀行邏輯問題 

此外,研究發現部分個案中低層單位的每平方呎價格竟高於高層,估價邏輯存疑。以貝沙灣第1期第1座32樓B室(689平方呎)及33樓B室(702平方呎)為例,兩者估價均為1,379萬港元,但33樓單位面積較大,呎價較32樓低約1.86%。此類估價差異或影響買家融資能力及賣家議價空間。

估價系統偏重樓層 高層獲利較多

報告認為,銀行估價系統對樓層高度權重過重,未能充分反映低層單位的市場需求,造成系統性低估現象。此發現對置業人士及物業交易雙方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專家建議:多角度核實估價保障置業利益

為保障置業利益,28Hse研究團隊建議買家應比較同屋苑不同樓層估價,發現異常可申請人工估價;參考最新成交數據,確保估價貼近市場;必要時諮詢專業物業顧問或估價師;並善用28Hse 免費物業估價工具,獲取更準確的參考數據。

【點擊免費使用 28Hse 物業估價系統】

免責聲明:凡註明 28HSE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28HSE LIMITED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28HSE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