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樓帶尺度面積 免買發水樓

地產錦囊  2011-12-10  4,866 #地產錦囊

一手住宅單位面積「發水」問題近年日益嚴重,近10年間,新盤單位的「可用面積」平均下降了,以現時一個830餘方呎3房單位為例,可用面積只有 560餘方呎,實用率不足70%,確是「今非昔比」。由於市場對建築面積並無確實定義,而實用面積近年又常滲入不少窗台等面積,令可靠性略有減低。有測量師建議,準買家可以選擇以樓書或於現場自行量度單位的面積,而且準備一把間尺、拉尺或電子距離量度器(見圖),令自己可得知單位的可用面積,從而作出更好的選擇,避免買入「縮水樓」。

市場一直視實用面積為單位「實用」或「可用」面積的可靠指標,但近年由於不少新盤將窗台甚至冷氣機房納入實用面積,於樓盤之間的實用面積定義有分歧下,實用面積的可用性已經減低。

實用面積≠可用面積

測量師陳東岳表示,準買家應自行量度單位的可用面積,簡單而言,即是單位內櫳可使用的面積,但他不認同只計算單位內可鋪地氈的面積(carpet area),因為不能鋪地氈的窗台等,買家亦屬可以使用,所以他建議除了地氈面積外,要再加上窗台、露台面積才算真的可用面積。

驗樓公司負責人詹濟南指出,準買家可以透過量度樓書的平面圖或作現場量度(最好是兩者同時採用),令自己掌握單位的可用面積。他表示,準買家可以透過由樓書平面圖的的長度乘闊度,得出單位的實用面積,但要計出可用面積,便要將牆身的厚度減去,即若平面圖的度出廳的闊度為10毫米代表9呎,而若牆身佔 2亳米,即以9呎除以10再乘以8,才是實際可用的長度。詹稱,以他的經驗,若小心以這方法量度,誤差少於5%。

一把拉尺 可度全屋

另外,他表示,由於發展商將冷氣機房、工作平台等納入實用面積,現時的實用面積與可用面積已有差距。他亦指出,早年落成的大型屋苑,如太古城(相關新聞 - 網站),可用率(可用面積除以建築面積)介乎70%至80%,而近年落成的屋苑,普遍介乎65%至70%。

陳東岳認為,於現場量度,一把十數元的拉尺已可協助完成任務。而且,現在有很多手持超聲波距離量度器,但它並不是一種完善的量度器,因它發出的聲波散射角度大,在距離遠、反射面有凹凸,傾斜和不平滑時,會令讀數偏差較大。這類產品,坊間的售價由最平百多元至最貴千多元,以「睇樓」為樂的人士,可以考慮添置一部。

免責聲明:凡註明 28HSE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28HSE LIMITED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28HSE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