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港楼市利好消息频传。日前金管局公布,今年第3季末负资产宗数约31,449宗,较第2季末约37,806宗减少约16.8%,连跌2季,创出5季新低。
负资产持续减少,主要与季内楼市回暖相关,而且楼价亦明显「站稳阵脚」成功寻底,并步入稳步回升的阶段。差估署日前公布,9月份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按月升约1.32%,连升4个月。年内走势已转跌为升。而由本行统计的「美联楼价指数」,今年第三季楼价按季升约2.21%,明显高于第二季录得约0.68%升幅,更创出近10季以来最大升幅,有助部份业主脱离负资产行列。
除了楼价回勇外,近月整体楼市普遍向好,凸显购买力持续释放,一手交投表现尤其高涨。根据传媒统计,截至10月29日,10月已沽出约1,648伙新盘,延续逾千宗佳绩。个人预期,11月新盘热潮浪接浪,估计本月交投有望连续第9个月「破千」,全月交投有望录得2,000宗的活跃水平。
供应方面,根据房屋局公布最新「私人住宅一手市场供应」资料,在熟地供应显著回升之下,未来3至4年一手供应于今年第三季合共录10.2万个单位,虽然按季增加1,000个,但是仍属近3年的季度次低水平,并较去年第一季纪录高位11.2万个减少约1万个。
随著发展商继续积极「出货」下,楼花及现楼货尾量同步回落,以致整体待售单位跌至约8.8万伙,创2年季度新低。若单计楼花供应更跌至6.2万伙,创近4年低位,估计近期「去库存」将维持高速,有助令现楼货尾与建筑中未售出单位数目进一步减少。
供应层面以外,日前美国联储局一如市场减息0.25厘,本港大型银行亦「跟减」,下调最优惠利率0.125厘,令业主供楼支出得以续减,同时有助吸引准买家加速入市。
以楼按贷款500万元为例,并以30年还款期计算,最新P按息率为3.25厘,每月供款约21,760元,较原先3.375厘的每月供款减少约345元(或约1.6%);若与去年9月初美国未踏入减息周期前P按4.125厘的每月供款相比,更累积减少约2,472元或约10.2%,幅度著实不少,相信有助提振买家入市信心,带动楼市更趋回暖。
银行连环减息,加上本港利好消息涌现刺激新盘销情升温,早前湾仔全新盘开售不足2小时,迅即沽清60伙公开发售单位,最惹人瞩目的,是据发展商透露,买家全数为大手客,包括10组买家各购入一层4伙,当中不少属长线投资客,同时不乏内地大手客扫货,反映本港楼市投资热度更趋升温。
愈来愈多迹象显示,楼市及楼价已重回复苏轨道,发展商并无诱因进一步大幅减价促销,同时二手业主亦难以大劈价沽售自身物业。只要整体楼市延续当下活跃走势,未来楼市表现可望看高一线。
美联物业高级董事布少明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