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近年財務壓力加劇,連續三個財政年度錄得虧損,近期加快變賣旗下物業套現。市場消息稱,市建局剛以7,203萬元售出大角咀一幢樓高三層、總建築面積約13,504平方呎的巨舖,折合呎價約5,334元。
涉事物業位於大角咀福全街6號,為市建局旗下「市建一站通」資源中心所在的全幢商用物業。該幢物業中,地下建築面積約4,304平方呎,1樓及2樓各約4,600平方呎,合共逾1.35萬平方呎。原先叫價約8,000萬元,後減價797萬元,最終連三個車位以7,203萬元成交。
閱讀更多:
市建局財困 政府出手!$1000批出紅磡及官地 共建9530個住宅
買家登記為尚食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與投資者何伙有或其相關人士有關。何伙有近年積極於商用及停車資產入市,早前亦以8,380萬元購入長沙灣新盤The Campton一層公眾停車場多個車位。
市建局近月已加速放售多項商舖資產,總市值合共逾3億元,當中包括位於啟德、灣仔及大角咀等舖位,並於8月以2,808萬元售出灣仔囍匯第五座一樓一個建築面積6,853平方呎的商舖。
翻查市建局公布數字,該局截至今年3月31日止的2024/25財政年度錄得營運赤字約4,100萬元;若連同減值撥備約26.8億元,年度淨虧損合計約27.2億元。按此前數據,市建局於2022/23及2023/24兩個財年分別錄得約35億元及39億元虧損,已連續三個年度出現赤字,。
此外,市建局早前舉行傳媒聚會,行政總監蔡宏興提到,擬檢討「同區七年樓齡」賠償機制。他指現行「同區七年樓齡」的收購政策已有逾二十年未作檢討,但樓宇老化與經濟環境早已大改,令市建局「收購越多、蝕得越多」。他舉例指,市建局上月收購的兩個項目,實際支付的呎價較該區舊樓平均成交價高出約一倍,顯示出「高買低賣」的情況;部分舊樓業主因此寧可等市建局出更高價,私營發展商便因此暫緩重建,拖慢舊區更新,形成惡性循環。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