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施政報告2025》 |樓市「無加糖」?|「長者樓換樓計劃」唔公平?|鄒廣榮教授:考慮平衡財政收入及市民置業需求|

特首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為題;房屋及土地規劃,焦點關注北部都會區發展,以及由資助房屋著手,期望豐富置業階梯,新提出措施包括「長者業主樓換樓計劃」,允許長者無須補價購買一個較小或偏遠單位,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鄒廣榮認為或會引起公平問題,直言:「年長唔代表冇錢」。28Hse研究部綜合報告內容,則認為本次《施政報告》中並未出台明顯有利於私人住宅市場的措施。

主力資助房屋政策 香港大學鄒廣榮教授:「鼓勵市民向上流動的作用有限」

本次《施政報告》在資助房屋政策上著墨甚多,提出多項旨在豐富置業階梯的措施。其中包括將下一期居屋及綠置居的轉讓年期限制由15年縮短至10年。然而,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鄒廣榮教授認為,此舉對鼓勵市民向上流動的作用有限,因為資助房屋買家通常不會輕易出售單位。一旦售出,他們將喪失再次購入資助房屋的資格,難以用相同價格重新置業。

此外,政府未提及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鄒教授分析認為,這可能是考慮到公屋輪候時間過長的現實,如果允許公屋租戶購買現住房屋,將進一步減少公屋富戶騰出的單位,無法有效縮短輪候時間。同時,該計劃也與此次報告中鼓勵市民向上流動的政策方向有所矛盾。

對於本次《施政報告》新提出的「長者業主樓換樓計劃」,允許年滿60歲、擁有單位十年或以上的業主,可以無須補價購買一個較小或偏遠單位,長者亦可獲得額外現金作生活費,同時騰出市區或較大單位讓有需要家庭申請,鄒教授認為可能衍生公平性的問題。他認為政府未明確是否會對長者進行收入或資產審查。他指出,一些長者可能已經擁有超出資助房屋資格的資產,在此情況下仍允許他們更換資助房屋單位,對一般資助房屋買家來說並不公平。他直言,「年長也好,不代表沒有錢,可能很有錢,也可能非自住,是買入單位給子女居住」。

閱讀更多:

《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居屋綠白表配額比例升|放寛轉讓年期至10年|長者業主免補價樓換樓計劃 |「租置2.0」無影

報告未放寬印花稅  28Hse:「過往措施僅『旺量不旺價』,認為政府的決定合理」

市場早前對《施政報告》的期待之一,是進一步放寬100元印花稅適用的物業成交金額上限,從現行的400萬元提升至600萬元,甚至豁免首置者全數住宅印花稅,業界認為此舉可吸引潛在買家入市,為已經下跌四年的樓市注入動力。然而,本次《施政報告》並未採納這一建議,28Hse研究部數據研究員蔡進謙認為政府的決定合理。他指出,歷次印花稅調整對樓市的影響往往只是「旺量不旺價」,對樓價的實質提升有限。此外,政府也不可能頻繁調整印花稅政策。如果將100元印花稅的成交金額上限提高至600萬元,對市場作用仍可能有限,且未來再進一步放寬的空間將變得更加狹窄。鄒教授也認為,基於政府現時的財政狀況,推行相關政策存在挑戰。他指出,400萬至600萬元範圍內的物業交投量相對較高,若調整該類物業的印花稅政策,將大幅減少政府的稅收,對財政狀況構成壓力。

閱讀更多:

《施政報告》樓市無糖施政報告 市場期望招數全數落空

北水難調?「購房資金通」難以落實

針對早前有政黨提議設立「購房資金通」,允許內地居民透過特定渠道將資金匯入香港用於購房,政府亦未在《施政報告》中採納相關建議。鄒廣榮教授指出,此政策實施難度極高,因中國設有外匯管制,而「購房資金通」一旦啟動,將難以有效監控資金流向,甚至可能出現資金外流的風險。如果要推行此政策,可能需要立法,並涉及高昂的執行成本。從國家層面來看,這並非當前的優先政策。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亦表示,「購房資金通」的推行條件尚未成熟,不適宜於本次《施政報告》中急於落實。他強調,這不代表未來無可能,但需經充分規劃。他指出,從國家利益出發,實施此政策的前提是確保內地對政策安排有足夠信心,並保障人民幣流通性、不影響外匯儲備,同時確保資金可按規範回流內地。

政府樓市政策的平衡考量

鄒廣榮教授認為,政府在樓市政策上的考量主要在於平衡財政收入與市民置業需求。一方面,政府不希望樓價再次出現炒風,引發社會不滿;另一方面,也不願意看到樓價大幅下跌,影響庫房收入。因此,現階段政府採取不干預立場,以避免帶來不可預測的後果。

相關新聞:

《施政報告》2025|推廣寵物友善 食肆可申領容許狗隻進入牌照  30年前點解會有禁狗令?

《施政報告》大學非本地生比例增至五成 租金繼續看升?

免責聲明:凡註明 28HSE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28HSE LIMITED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28HSE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