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契是物业交易中一份重要的文件,无论是进行物业买卖还是申请按揭,都需要核对楼契的正本。如果楼契遗失或不完整,银行可能不会批出按揭贷款。当业主向银行申请按揭时,通常会将楼契存放在银行作为抵押品。然而,一旦按揭还清,银行就不再保管楼契,业主需要考虑如何妥善存放楼契。那么,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来存放楼契呢?如果楼契遗失会有什么影响呢?
楼契包括甚么?
楼契包含了多种文件,例如入伙纸、买卖合约、授权书、地契、大厦公契以及单位图则等。有些物业的楼契可能需要占用两至三箱的空间。根据2021年统计处的数据,全港约有130万户家庭拥有自置物业,其中超过60%的住户已经还清了按揭贷款,这意味著住户已经完全拥有了物业,相信这一比例还会进一步增加。
楼契存放方式开支比较
楼契文件可能多达两至三箱,业主需要考虑如何存放这些文件。目前市场上有五种主流的存放方法,分别是存放在银行、银行保险箱、律师楼、家中或加按。
1. 银行:将楼契存放在银行比较安全,但每年需要支付约数千元的存放费用。
2. 银行保险箱:银行会根据保险箱的大小收取年费,但保险箱供应紧张,轮候时间较长。
3. 律师楼:一般只允许短期存放,此外,部分律师楼可能将楼契存放在仓库中,风险可能较高。
4. 家中夹万:将楼契存放在家中可以节省成本,但如果发生火灾等意外导致楼契遗失,将可能因小失大。
5. 加按物业:为了节省存放成本,部分业主会向原有银行加按借取少量贷款,这样可以更灵活地调动资金,并将多馀资金存放在按揭储蓄挂鈎户口(Mortgage-link),以抵销加按利息开支,同时仍然可以将楼契存放在银行。
楼契遗失的处理方法
楼契是物业的重要文件,如果楼契遗失或损毁,甚至变成无法找回的「无契楼」,将对物业的价值产生影响。在物业买卖过程中,如果买家的律师发现楼契遗失,将通知银行,银行有可能基于风险因素拒绝批出按揭贷款。如果发现楼契遗失,可以委托律师进行宣誓,在宣誓期间说明遗失原因,律师可以向土地注册处申请楼契核证样本,这份文件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并非所有的楼契文件都能在土地注册处找到,如果文件遗失无法补回,因此在存放楼契时必须小心谨慎。
有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