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会区】生地如何变熟地?

专栏  2022-10-25  #香港置业专栏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报告2022》中表示,本届政府会全力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区内已开展多项大型发展项目,会在不同环节提量、提速、提效、提质,将大型项目「生地」变「熟地」由过去需时十多年大幅压缩一半时间。

同时会继续推动「北部都会区」其他铁路建设。北环线古洞站将于2027年启用,洪水桥站及北环线主线亦会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动工。

为强化建设「北部都会区」的「治理体系」,政府将分别成立「北部都会区督导委员会」及「北部都会区谘询委员会」,前者由行政长官亲自带领作高层政策指导及监督,后者由财政司司长主持并由专家及社会人士组成,为推展「北部都会区」出谋献策。特区政府将与广东省政府紧密对接,让「北部都会区」发挥超越地理界线的限制,与广东省、深圳市和大湾区产生协同效应。2023年会成立专责发展「北部都会区」的部门,主导和统筹各部门以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建设,目标是在明年内制订「北部都会区」的具体计划和行动纲领。

要掌握楼市走势,必须了解这些报告背后的讯息,知道重要关键字背后的含意。 

2023成立专责发展「北部都会区」部门

「生地」是指潜在的土地供应,例如政府未售出的住宅土地、未批出合作发展商的铁路和市区重建局发展项目,及已获规划许可作为住宅用途但尚未与政府达成必须的土地契约更改或土地交换协议的私人土地。 「熟地」是指政府已出售的住宅土地,项目可随时动工。例如政府已售出的住宅土地,及已与政府达成必须的土地契约更改,或土地交换协议的铁路或市建局发展项目,及已获规划许可作为住宅用途的私人土地 。

生地要变成熟地,需要经过一轮程序,需时大概为6年。以改划作公营房屋为例,第1步要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评估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需时大约2年,随后会根据《城市规划条例》(第131章)进行改划,大概需要11个月,然后展开详细工程及建筑设计,需时约为18至24个月。

如果涉及私人土地,亦要按《收回土地条例》和其他条例为收地和工程范围刊宪和处理反对意见。待详细研究及预算开支准备就绪,政府会向立法会申请工程拨款,获批后啓动收地程序和为受影响住户或经营者提供安置补偿,之后再清理土地,以便展开为期大约两至3年(视乎地盘情况而定)的土地平整和基建工程。

区内物业增添投资潜力价值

「北部都会区」一词在2021年《施政报告》出台后,成为了市场热搜的楼市关键字,在「北部都会区」开发产业用地 — 未来五年,产业用地将陆续推出,支援发展创科和其他产业。新田科技城内的落马洲河套地区有三栋大楼正在兴建,部分河套用地2023年起招商引资;河套地区以外的首批新田创科用地,则于2024年动工;洪水桥和元朗一带的物流及新兴工业园首批工业大厦用地将于2023年起推出;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定位为现代服务业枢纽,毗连洪水桥站的商业用地亦会在2026年完成平整。

政府亦将规划多项亮点设施,带动发展,提升生活质素,包括文化设施群、专上教育院校、大型体育设施、医院网络、政府设施群等。位处核心商业区而没有特定地域要求的政府办公室,例如金钟道政府合署近四成办公室楼面面积,将迁往「北部都会区」,带动该区发展并腾出核心商业区土地。如是者,将大大提高「北部都会区」的住宅需求,令区内物业增添投资潜力价值。

更多港置笋盘及资讯 

免责声明:凡注明 28HSE编辑部 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 28HSE LIMITED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28HSE赞同其观点。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实用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电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