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探KOL踢爆「地產鬼故事」? 租屋唔包管理費、差餉地租原來有古惑! 業主玩「語言藝術」租客易中伏?

28HSE 編輯部  2025-02-20  1,344 #租屋須知

市面上的住宅租盤,通常都會寫明包「管理費、差餉及地租」,「租金包埋」長久以來已是業主與租客的默契與共識吧?其實不然!

日前靈探YouTuber「AP人生」在Threads分享了一幅對話截圖,AP向一名業主查詢一個月租1萬元的單位詳情,業主回覆:「呢個價錢未包管理費、差餉及地租,全包你預14,000」,AP則回覆:「租客都要俾呢啲?」

這則對話引起網民熱議,網民留言都聚焦在「稅務」或「業主搵笨」的方向:

「呃你啦,租客從來都唔使交管理費差餉同地租….業主先係交晒嗰個」

「語言藝術?佢根本原本個租金就係$14000,標低個價吸引你,然後同你講要包管理費差餉地租,至於點解佢要咁講,可能因為業主寫嗰份租約可以寫低啲個價錢,佢交稅就可以交低啲。」

「呢啲業主千祈唔好同佢租,咁算死草,將來你退租嗰陣,按金都未必攞得返,一定左扣右扣」

「唔係全包諗過先,又唔係得佢一個盤?! 萬一住2個月管理費話加價,咁咪硬食」

《星島日報》就此向經濟學者李兆波求證,他表示,法律規定,出租物業的業主須繳納物業稅,稅率為全年淨租金收入的15%,而地租、管理費、裝修或翻新費用等支出,都不能扣稅。故此業主申報物業稅時,如果收取的租金包含地租等用,就要繳交更多的物業稅。

他指這個做法是不少業主的「避稅策略」,只對業主有「著數」,屬於法律的灰色地帶,租客有潛在的租務糾紛以及稅務風險。

他又提醒,業主與租客擬定的租金不能偏離市價過多,否則會引起稅務局注意,如漏報物業出租收入,稅局除了會追回漏報的稅項,還會罰款,更可能因觸犯蓄意意圖逃稅控罪而入獄。

此外,業主亦可在租約上列明哪一方負責支付差餉、地租、管理費或其他費用,不過,即使租約列明費用由租客支付,業主身為物業登記擁有人,仍需對政府負上主要的法律責任。

免責聲明:凡註明 28HSE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28HSE LIMITED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28HSE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