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3年,柏瓏終於收樓。這3年樓市經歷轉角,令這個由信置牽頭發展,毗鄰港鐵錦上路站的鐵路盤,估值大幅下滑。部分買家要抬錢上會,更有不少放棄交易,止蝕離場。撻訂新聞一單接一單,屋苑至今暫累錄約170宗「撻大訂」個案,佔首兩期總伙數約一成一。留下來的人,唯有寄望發展商交出更好的質素。
屋苑分了三期發展,合共提供2200伙。發展商暫時只是推售了兩期,即是已入伙的柏瓏I及柏瓏II,佔了1520伙。今集驗收的單位來自5座頂層一個一房半單位,實用面積382平方呎,樓價近770萬元,呎價高達2萬元。雖然高價買入,並選用建築期付款,惟因沒有承造高成數按揭,所以不用抬錢上會。他原本是想購入中層單位,但後來看到頂層層與層之間的高度有約3.175至3.525米,即最高位置超過11尺。即使包括批盪及裝修物料等,也較其他層數高,或有機會能造小閣樓,所以才購入這個頂層戶。事實上在樓書中,並沒有顯示各位置的實際高度。最後量度出單位樓底實際高約2.9米,全屋只有企缸位置高約3.5米。
至於單位裝修質素方面,驗樓師鍾智剛表示,扣分最多的地方是腳線及地板部分,但不是來自多崩花,而是有一塊地板鬆脫了。雖然同時玻璃幕牆有大崩花,隔音屏外殼又有凹陷等,但整體仍然91分的A級成績。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