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比華利山別墅,2007年以高端豪宅姿態登場,吸引明星與名流進駐,風光一時無兩。然而,時至今日,屋苑的呎價竟淪落至與同區居屋相若,甚至更低的水平。曾經的「超級豪宅」為何會跌落神壇?
大埔比華利山別墅於約2007年開售發售,當年以豪華姿態面世,名字更與美國洛杉磯著名的富人區「比華利山」呼應,顯示出發展商將其打造成新界區超級豪宅的雄心壯志。恒地不惜重金宣傳,耗資逾2,000萬元製作電視廣告,廣告由名導演唐季禮執導,遠赴法國巴黎拍攝,並邀請2005年環球小姐冠軍Natalie Glebova擔任主角。廣告的主要場景選在巴黎近郊的著名香堤邑城堡(Chantilly),盡顯奢華與精品質感。此外,發展商更邀請多位堪輿大師盛讚屋苑風水優越,再次強調其豪宅定位。發展商恒地為了將樓盤塑造成明星屋苑,更在比華利山別墅單位舉行名人派對;而藝人古天樂當年在比華利山別墅參加名人派對時,更指「樓盤靚到飛起」,考慮購入其中一幢洋房供家人居住。
作為市場上矚目的豪宅項目,加上屋苑私隱度高,比華利山別墅多年來亦吸引了不少名人明星入市,包括謝安琪與張繼聰夫婦、江美儀、黃浩與徐淑敏夫婦,以及羅子溢與楊茜堯夫婦等,成為名人置業的標誌。
比華利山別墅推出時,正值本港樓市進入豪宅熱潮。當年另一個豪宅項目,新地的元朗葡萄園亦同步面世,兩個項目均以「高價」為賣點,揚言意向建築呎價達7,000至10,000元,暗裏比拼「誰賣得更貴」。回顧2007年年底的樓市,分層豪宅呎價一浪高於一浪,呎價破萬的「萬呎浪潮」開始從港九豪宅延伸至新界區。
根據2007年12月的統計,當月成交逾1,000萬元的洋房物業以新界區為主,其中以比華利山別墅成交量最多,其次為西貢匡湖居和元朗葡萄園等。同年豪宅市場的火熱,讓比華利山別墅一度站上新界洋房市場的頂峰。
然而,隨著比華利山別墅的二手市場逐漸活躍,屋苑便被被冠以「蝕讓之城」的稱號。統計屋苑由2023年至今,錄得約36宗交投,其中多達28宗屬蝕讓轉手個案,蝕讓比例高達77%。有部分單位的成交價甚至跌回接近20年前的水平,令人咋舌。
近期,一宗比華利山成交個案呎價比同區居屋更低。一幢位於1期翠樺道的雙號屋以1,568萬元售出,呎價僅8,244元,比同區32年樓齡的居屋怡雅苑,近期平均成交呎價約9,463元還要低。該單位原業主於2007年以約2,575萬元購入,實用面積1,902平方呎,持貨18年,最終賬面虧損高達1,007萬元,蝕讓幅度達39%,為屋苑今年蝕讓比例最高的個案。
閱讀更多 — 明星屋苑定蟹貨之城?
大埔比華利山別墅呎價平過居屋 業主長揸18年勁蝕1007萬!
蟹貨之城|大埔比華利山別墅馬拉松式放盤9年終售出 14年貶值23.9%勁蝕5球
追溯至2020年樓市上升期,屋苑內亦有不少蝕讓成交個案。例如,1期愛琴道的一幢雙號屋,實用面積1,606平方呎,當年以1,600萬元成交,呎價9,963元,較2011年原業主購入時的2,142萬元低25%。這表明,比華利山的蝕讓情況並非僅因近期市況下調所致,而是由多重因素疊加造成。
至於比華利山別墅,為何會淪為蝕讓之城?主因可歸納為三點;第一,推售定價過高,發展商當年推售比華利山別墅時,平均建築呎價已達約6,000至7,000元,比同區二手樓高出約20%,令升值空間被大幅透支。
第二,為內地買家撤資;由於屋苑初推出時吸引了不少內地買家入市,但隨著內地經濟下滑,部分買家為了資金周轉,不惜以蝕讓價離場。第三,屋苑位置偏遠和交通不便;比華利山的地理位置較偏遠,交通不便,即使有穿梭巴士接駁樓盤至港鐵大埔墟站,但車程仍要約15分鐘,對樓價升幅造成限制,亦削弱了市場的接納度和吸引力。而今年屋苑還要額外面對樓市下行壓力,導致蝕讓幅度更加大,估計未來轉手個案,仍要面對大幅蝕讓情況。
參考28Hse網站,大埔比華利山別墅現時有大約40個放盤,叫價由1,200萬至8,000萬元;叫價最高單位為實用面積5,943平方呎的「皇宮屋」,呎價約13,461元。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