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比华利山别墅,2007年以高端豪宅姿态登场,吸引明星与名流进驻,风光一时无两。然而,时至今日,屋苑的尺价竟沦落至与同区居屋相若,甚至更低的水平。曾经的「超级豪宅」为何会跌落神坛?
大埔比华利山别墅于约2007年开售发售,当年以豪华姿态面世,名字更与美国洛杉矶著名的富人区「比华利山」呼应,显示出发展商将其打造成新界区超级豪宅的雄心壮志。恒地不惜重金宣传,耗资逾2,000万元制作电视广告,广告由名导演唐季礼执导,远赴法国巴黎拍摄,并邀请2005年环球小姐冠军Natalie Glebova担任主角。广告的主要场景选在巴黎近郊的著名香堤邑城堡(Chantilly),尽显奢华与精品质感。此外,发展商更邀请多位堪舆大师盛赞屋苑风水优越,再次强调其豪宅定位。发展商恒地为了将楼盘塑造成明星屋苑,更在比华利山别墅单位举行名人派对;而艺人古天乐当年在比华利山别墅参加名人派对时,更指「楼盘靓到飞起」,考虑购入其中一幢洋房供家人居住。
作为市场上瞩目的豪宅项目,加上屋苑私隐度高,比华利山别墅多年来亦吸引了不少名人明星入市,包括谢安琪与张继聪夫妇、江美仪、黄浩与徐淑敏夫妇,以及罗子溢与杨茜尧夫妇等,成为名人置业的标志。
比华利山别墅推出时,正值本港楼市进入豪宅热潮。当年另一个豪宅项目,新地的元朗葡萄园亦同步面世,两个项目均以「高价」为卖点,扬言意向建筑尺价达7,000至10,000元,暗里比拼「谁卖得更贵」。回顾2007年年底的楼市,分层豪宅尺价一浪高于一浪,尺价破万的「万尺浪潮」开始从港九豪宅延伸至新界区。
根据2007年12月的统计,当月成交逾1,000万元的洋房物业以新界区为主,其中以比华利山别墅成交量最多,其次为西贡匡湖居和元朗葡萄园等。同年豪宅市场的火热,让比华利山别墅一度站上新界洋房市场的顶峰。
然而,随著比华利山别墅的二手市场逐渐活跃,屋苑便被被冠以「蚀让之城」的称号。统计屋苑由2023年至今,录得约36宗交投,其中多达28宗属蚀让转手个案,蚀让比例高达77%。有部分单位的成交价甚至跌回接近20年前的水平,令人咋舌。
近期,一宗比华利山成交个案尺价比同区居屋更低。一幢位于1期翠桦道的双号屋以1,568万元售出,尺价仅8,244元,比同区32年楼龄的居屋怡雅苑,近期平均成交尺价约9,463元还要低。该单位原业主于2007年以约2,575万元购入,实用面积1,902平方尺,持货18年,最终账面亏损高达1,007万元,蚀让幅度达39%,为屋苑今年蚀让比例最高的个案。
阅读更多 — 明星屋苑定蟹货之城?
大埔比华利山别墅尺价平过居屋 业主长揸18年劲蚀1007万!
蟹货之城|大埔比华利山别墅马拉松式放盘9年终售出 14年贬值23.9%劲蚀5球
追溯至2020年楼市上升期,屋苑内亦有不少蚀让成交个案。例如,1期爱琴道的一幢双号屋,实用面积1,606平方尺,当年以1,600万元成交,尺价9,963元,较2011年原业主购入时的2,142万元低25%。这表明,比华利山的蚀让情况并非仅因近期市况下调所致,而是由多重因素叠加造成。
至于比华利山别墅,为何会沦为蚀让之城?主因可归纳为三点;第一,推售定价过高,发展商当年推售比华利山别墅时,平均建筑尺价已达约6,000至7,000元,比同区二手楼高出约20%,令升值空间被大幅透支。
第二,为内地买家撤资;由于屋苑初推出时吸引了不少内地买家入市,但随著内地经济下滑,部分买家为了资金周转,不惜以蚀让价离场。第三,屋苑位置偏远和交通不便;比华利山的地理位置较偏远,交通不便,即使有穿梭巴士接驳楼盘至港铁大埔墟站,但车程仍要约15分钟,对楼价升幅造成限制,亦削弱了市场的接纳度和吸引力。而今年屋苑还要额外面对楼市下行压力,导致蚀让幅度更加大,估计未来转手个案,仍要面对大幅蚀让情况。
参考28Hse网站,大埔比华利山别墅现时有大约40个放盘,叫价由1,200万至8,000万元;叫价最高单位为实用面积5,943平方尺的「皇宫屋」,尺价约13,461元。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