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今日(17/9)公布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將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在港購買非住宅物業,可算入額由1,000萬元提升至1,500萬元,物業成交價則仍不受限制;如購買住宅物業,可算入額維持1,000萬元,但可算入的住宅物業投資會放寬,成交價門檻由5,000萬元下調至3,000萬元。業內人士預計,新措施將對豪宅市場帶來強勁支持,預計明年逾3,000萬元住宅註冊量有望創31年新高。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自2024年3月重啟以來,截至今年8月底已錄得1,963宗申請,累計投資逾100億元,但當中流入樓市的金額甚少。美聯認為,是次優化措施將住宅成交價門檻由5,000萬元下調至3,000萬元,料有助吸引高質投資者,並刺激豪宅市場交投。
根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資料,今年截至9月15日,逾3,000萬元一、二手住宅註冊量合共錄1,094宗,佔整體住宅市場約2.4%。美聯預期,新措施料推升全年數字至約1,600宗,按年增長9%,創近4年新高;明年更有望挑戰2,000宗,屆時將創有紀錄的31年新高。
美聯物業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分析,今年首8個月內地買家(以買家姓名的英文拼音鑒別)入市逾3,000萬元一手私人住宅個案錄228宗,其中啟德區錄73宗居首,黃竹坑/深灣及北角亦分別錄34宗及21宗;而二手住宅物業則錄99宗內地買家入市個案,其中九龍站錄14宗,成為內地買家最大集中地。
根據28Hse網站資料,目前全港共有977個逾3,000萬元的二手住宅放盤,九龍區最多佔400個,其次為新界區有339個,港島區及離島區分別有230個及8個。根據細區劃分,最多相關放盤的區分為九龍站,佔108個;其次為九龍塘,佔85個。
相關新聞: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