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施政報告》宣布放寬《食物業規例》,推出容許狗隻進入的食肆牌照,獲批食肆會有明確標籤,標示顧客可攜帶狗隻進入,結束實施逾30年的「食肆限狗令」。消息一出,立即在社交媒體掀起「愛狗」人士與「怕狗」人士的爭論。食肆、公園以至住宅樓宇應否容許狗隻進入、狗隻會否引致衛生和噪音問題、個別狗主有欠缺公德心等問題,都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
男團Mirror成員Frankie(陳瑞輝)屬愛狗一族,昨日在Threads發文表愛狗人士的難處,言論反映不少狗主與非狗主之間的矛盾,Frankie在帖文自稱「市民陳先生」寫道:「難!一個可以養狗嘅屋苑,有怕狗,仇狗人士仍然選擇喺呢個屋苑,就可以令到本身可以喺度養狗嘅人多咗好多『建議/規矩』。簡單嚟講多咗好多困難。『建議』大家搵一個適合自己居住嘅地方,咁就大家都生活舒服啲。」其言論帶出一個核心問題:即使大廈或屋苑准許飼養狗隻,住戶間對寵物的容忍度不同,容易影響日常管理和鄰里關係。
為免日後產生糾紛,狗主於租樓或購樓前,宜先查明大廈是否准許飼養寵物。28Hse整理了以下實用資訊,助你迅速了解該樓宇的是否寵物政友善:
公屋、居屋:嚴禁狗隻 貓須絕育
房委會及房協均有明文規定,未經書面同意,不得飼養動物,僅有兩種「服務犬」可申請豁免:導盲犬或聽障住戶的引路犬,以及醫生推薦作精神支柱的伴侶犬。截至2024年12月底,獲房委會酌情批准飼養的服務犬約有1,700隻。
至於體積較小的寵物如貓(須絕育)、兔及倉鼠等,在不影響居住環境下容許飼養。
私樓:視乎大廈公契與管理規則
私樓並非一定允許飼養寵物,關鍵在於大廈公契條款。若公契明文禁止,住戶若違規,業主立案法團可依法追究;即使公契沒有全面禁止,亦可能附帶多項限制,例如指定地點不能出入、須以寵物袋或寵物車運載、戴口罩或使用狗帶等。換言之,表面上「可以養」,但實際上仍有限制。
如何查閱大廈公契?
二手樓可到土地註冊處查閱大廈公契(費用約100元);新樓一般會在售樓說明書內附上公契。
在租買過程中,可向地產代理查詢。參觀大廈時,亦應留意公共地方(如升降機大堂、平台、樓梯間)有否張貼明確的寵物指引或告示,並直接向物業管理處查詢。
閱讀更多: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