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700呎村屋3個月炒貴15%!單層村屋樓契大不同?有乜伏位?

28Hse Editor  12 hours ago posted  370 #Transaction #Hong Kong Property

樓市回溫,帶挈二手村屋市場錄得短炒獲利成交。元朗東頭村一伙單層村屋,新近以345萬元易手,炒家持貨3個月,賬賺45萬元或15%。

更多消息:

英籍業主離港賣樓返老家 南丫島隱世村屋頂樓連天台「一字頭」成交 持貨16年升值兩倍 賺逾一球

元朗村屋56萬推拍!買村屋有乜伏位?

資料顯示,元朗東頭村雙號屋地下,面積約700平方呎,日前以345.1萬元易手,呎價約4,930元。據悉,原業主今年7月初以300萬元購入單位,持貨約3個月易手,賬面升值45萬元,期內升值15%。

分層村屋需「分契」才可交易!

村屋種類繁多,現時市面上大部份村屋屬於「丁屋」,丁屋限制為3層高,每層面積不超過700平方呎。對於一個普通香港家庭,一層700方呎的村屋已相當夠用,但若想購買分層村屋,需留意物業是否已經分契及補地價。

整棟村屋的第一手業主就是原居民本人,在取得滿意紙後,假如想將其中一、兩層賣出,甚至將三層分別賣給三個買家,都需要進行「分契」的動作,即過法律程序,將一個原本由單一業權持有的物業,分拆成兩個或以上擁有獨立樓契的單位。

而部分丁屋由於批地條款關係,需在賣出時進行「補地價」。在進行補地價時,必須要全幢村屋一起補,不能只補其中一、兩層。即使業主只想賣出其中一兩層,並保留部分樓層自用,亦必須以全幢價值補地價。

如不肯定交易中的村屋需否補地價,最穩妥的方法是在臨約上補上一句「如有需要補地價,有關手續及金額由賣方負責」。

當購買未分契村屋時,應在臨約內註明「此交易只包括物業內之X樓(連天台/花園)及相關公用部分。」及「此物業尚未分契,此交易將在分契後完成」。

在巿場上,有些村屋樓盤已進行分契,或已經完成分契後的第一次買賣。例如上一手買家已經是分層購入及有傳統銀行承造按揭,新一次買賣就不用擔心分契的業權問題。

「分契」樓可以申請按揭嗎?

未分契前,在查冊內只會見到村屋的門牌或DD、Lot地址,不會出現樓層編號。當分契(假設分了三層)後,三個樓層都會有獨立的查冊登記,並註明了物業所屬樓層。

分契後,每個村屋單位都擁有獨立樓契,業主擁有100%的完整業權,銀行普遍願意視其為普通物業批出按揭。

不過需留意,村屋的交投較私樓疏落,銀行因缺乏市場交投參考指標,加上部分村屋質素參差,估價行取態會較為保守,較易遇上估價不足的問題,影響買家預算,建議入市前預留充足備用資金作首期開支。

Disclaimer: All wordings and pictures which indicated 28HSE editor are the copyright of 28HSE LIMITED. Acknowledgement is required if other parts of this publication are used.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dvice and it does not mean that 28HSE agreed the points. The area which show in the article is salable area if there is no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pictures is for reference also.

Share by Facebook

Share by Whatsapp

Share by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