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长陈茂波上星期发表财政预算案,涉及多项经济纾困措施,当中包括发放消费券及调整印花税税阶。而地产业界倡议为楼市「减辣」,则不获接纳,各项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所谓「辣招」)将维持不变。
陈茂波表示,去年购置住宅物业人士当中,超过9成属首次置业,考虑到买卖或转让住宅,以及非住宅物业,须缴付从价印花税的税阶自2010年都未有调整,故今次决定作出调整,有关调整已生效。
是次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减轻一般家庭首次置业的负担,特别是中小单位,预计这项措施将会令3.7万名买家受惠。究竟新的印花税税阶下,有什么不同?买家又可以悭了多少钱?
新政策目标是楼价$200万至$1,008万的住宅单位,原先售价$200万或以下的单位,只须缴交$100印花税,现时扩阔至$300万或以下。即是说,若然购买$300万的物业,由原本的$4.5万减至$100的印花税,悭税99.8%。而其他楼价的物业,所需缴交的印花税亦有所调整。
随住宅物业楼价增加,其所悭的税款比率也会相应减少。比如说,楼盘$900万的物业,印花税率由3.75%调整为3%,即缴交的印花税由$33.75万减至$27万,相差$6.75万或20%。
无可否认,政府调整印花税的举动令人相当惊喜,一来印花税超过10年没有调整,而且这项调整令大部分首次置业人士受惠,加快他们买楼决定,从而吸引真正的用家入市。
那楼价会大幅上升吗?相信不会了,楼价应该会轻微上升,因为印花税的调整只会吸引到用家入市,对投资者的吸引相对较低,所省下的金额不多,难以减少他们的投资成本,因此对楼市的刺激作用有限。
在未宣布财政预算案前,德勤向政府提出建议,就香港永久性居民首次置业印花税提供一次性扣除,以$20万为上限;以及提高居所贷款利息扣除额,减少供楼人士的压力,最高扣除额增至每年$15万,年期维持为20个课税年度。
虽然政府最终没有接纳以上建议,若然要帮助真正买家成功置业,除调整印花税的税阶外,其实一次性印花税扣除亦是可行的方法,扣税可刺激市民置业意欲,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可以多作考虑,为市民带来更多惊喜。
如果想了解更多地产资讯教学,请查阅本网页地产锦囊。
有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