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先生以建築費近年上升一倍,來說明樓價難以大跌,新鴻基地產聯席主席郭炳江先生也發話,建築費已貴過地價很多,所以新盤不會平賣。
以前行業內有一個「一開三」的成本理論,就是地價佔三份一,建築成本佔三份一,資金成本佔三份一。當然真實的情況複雜得多,雖然近年融資成本大降,但同時建築成本也因為豪宅格式成為新盤主流,加上最低工資令到勞工成本上升,難道發展商要以壓低地價作為應對?
樓價講到尾,就是供求的問題,1997年之後幾年樓價大跌,主因是1997之前限賣50公頃土地,然後董生大推地,一盤冷水照頭淋。相信一眾發展商們都沒有忘記,2000-2003年,要以成本價以下賣樓的慘況。
所以,用建築成本來作為樓價的推論,是講不通的,一來建築成本只是眾多成本的其中之一,二來總成本也與樓價沒有關係,三來自2010年起,政府每個月都推地,計計下到現在都要排隊落成。
郭先生早幾年曾說:「從事地產行業,未見過咁多利好因素同時出現。」而現在,這些利好因素已陸續消失,只是不方便向大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