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契是物業交易中一份重要的文件,無論是進行物業買賣還是申請按揭,都需要核對樓契的正本。如果樓契遺失或不完整,銀行可能不會批出按揭貸款。當業主向銀行申請按揭時,通常會將樓契存放在銀行作為抵押品。然而,一旦按揭還清,銀行就不再保管樓契,業主需要考慮如何妥善存放樓契。那麼,應該選擇哪種方法來存放樓契呢?如果樓契遺失會有什麼影響呢?
樓契包括甚麼?
樓契包含了多種文件,例如入伙紙、買賣合約、授權書、地契、大廈公契以及單位圖則等。有些物業的樓契可能需要佔用兩至三箱的空間。根據2021年統計處的數據,全港約有130萬戶家庭擁有自置物業,其中超過60%的住戶已經還清了按揭貸款,這意味著住戶已經完全擁有了物業,相信這一比例還會進一步增加。
樓契存放方式開支比較
樓契文件可能多達兩至三箱,業主需要考慮如何存放這些文件。目前市場上有五種主流的存放方法,分別是存放在銀行、銀行保險箱、律師樓、家中或加按。
1. 銀行:將樓契存放在銀行比較安全,但每年需要支付約數千元的存放費用。
2. 銀行保險箱:銀行會根據保險箱的大小收取年費,但保險箱供應緊張,輪候時間較長。
3. 律師樓:一般只允許短期存放,此外,部分律師樓可能將樓契存放在倉庫中,風險可能較高。
4. 家中夾萬:將樓契存放在家中可以節省成本,但如果發生火災等意外導致樓契遺失,將可能因小失大。
5. 加按物業:為了節省存放成本,部分業主會向原有銀行加按借取少量貸款,這樣可以更靈活地調動資金,並將多餘資金存放在按揭儲蓄掛鈎戶口(Mortgage-link),以抵銷加按利息開支,同時仍然可以將樓契存放在銀行。
樓契遺失的處理方法
樓契是物業的重要文件,如果樓契遺失或損毀,甚至變成無法找回的「無契樓」,將對物業的價值產生影響。在物業買賣過程中,如果買家的律師發現樓契遺失,將通知銀行,銀行有可能基於風險因素拒絕批出按揭貸款。如果發現樓契遺失,可以委託律師進行宣誓,在宣誓期間說明遺失原因,律師可以向土地註冊處申請樓契核證樣本,這份文件同樣具有法律效力。然而,並非所有的樓契文件都能在土地註冊處找到,如果文件遺失無法補回,因此在存放樓契時必須小心謹慎。
有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