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地改劃闖關 天水圍申建4829伙

文匯報  2021-06-26  #新盤

財團:地盡其用 緩房屋短缺

本港土地供應短缺,不少發展商趁機為旗下土地「鬆綁」,釋放土地潛力外,亦成為解決中短期「土地荒」的辦法之一。城規會昨日收到一宗改劃土地用途申請,財團申請於天水圍北面一幅綠化地帶土地發展大型私人住宅,擬興建13幢大廈,提供單位達4,829伙,數量接近三分一個嘉湖山莊(15,880伙)。項目計劃提供中小型單位,以住宅樓面約220萬方呎計算,平均單位面積約457方呎。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城規會文件顯示,昨日收到一個來自天水圍區的修訂圖則用途。地盤位於天水圍天澤邨對面,佔地約555,853方呎,目前土地用途為「綠化地帶」及「休憩用地(1)」,申請人提出改劃為「住宅甲類(1)及(2)」等,其中住用樓面地積比率為4倍,涉及住用樓面約220.73萬方呎。另有0.156倍用作非住宅用途,包括2層高會所及少量商舖,樓面約8.61萬方呎。

項目大部分土地已平整

根據財團呈交方案,項目將會興建13幢住宅大廈,其中9幢樓高30至31層、4幢屬5層高的別墅,總單位數量4,829伙,料可容納13,521人。項目第1及2座的基座會有1個有蓋運輸交匯處,並有1層地庫停車場,提供703個車位,私人休憩面積約14.55萬方呎。

申請人指,項目大部分土地已平整,有鑑於香港房屋短缺,認為是項申請與政府地盡其用以增加房屋供應量的政策相符。

申請文件指,申請地點鄰近天水圍新市鎮,早在2011年規劃署提出《改善流浮山鄉鎮及鄰近地區研究》開始,已被指定作房屋用途。而近期項目鄰近一帶轉變中的規劃及發展狀況,包括流浮山天華路擬建4,000公屋單位,以及天影路以西的綜土群亦被政府視為發展公營房屋的合適地點,都反映今次鄰近天水圍新市鎮的申請地點,有潛力作高密度住宅發展。

採階梯式發展兼顧環保

此外,申請人指,項目有助於平衡公私營房屋比例,並會採用階梯式的建築物高度,亦會有樓宇後移和減音窗等緩解措施,去紓緩空氣及噪音影響,發展參數包括規模及建築物高度等亦與周邊環境相容,並且會帶來規劃增益以及在城市設計、空氣流通及園景方面的設計優點。

事實上,政府於2014年開展兩個階段的「綠化地帶」檢討,證明已平整的、荒廢或沒有植被的綠化地,以及位於市區和新發展區邊緣、緩衝和保育價值較低的「綠化地帶」,有潛力可供進一步的房屋發展。

而近年已有不少綠化地改作住宅發展的例子,如世茂2015年以70.2億元投得的大窩坪延坪道用地,原本就屬於綠化地帶。而佳明2016年以9.39億元投得的青衣細山路地皮(明翹匯),2019年10月開價,明年即將落成,原來前身亦為「綠化地帶」,及後被政府改劃住宅發展。

綠化地「鬆綁」有先例

近月市場亦有不同形式的綠化地改劃住宅發展的申請。其中屯門市廣場以東的柳園舊址,現為「綠化地帶」等用途,今年初便向城規會申請興建308伙單位。而近月城規會亦批准會德豐借出的大埔汀角黃魚灘地皮興建11幢住宅大樓,同樣位處「綠化地帶」之上,料可提供1,236伙為期5年的過渡性房屋。

免責聲明:凡註明 28HSE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28HSE LIMITED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28HSE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