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遊客大減 日均765客難維持 酒店申改建住宅 2年7家入紙

文匯報  2022-10-17  #成交行情

新冠肺炎疫情令本港封關近3年,訪港旅客近乎絕跡,酒店業備受打擊,縱使本港近期已實施0+3入境檢疫措施,但與內地遲遲未能免檢疫通關,缺乏龐大的個人遊客源支持下,部分發展商或業主紛紛趁低迷期改劃旗下酒店作住宅或商廈發展。香港文匯報統計顯示,近兩年至少有9家酒店向城規會申請重建或全幢改裝成住宅或商廈,其中7家計劃改建成住宅,至少可提供逾4,800伙單位,另外2家計劃重建或改建作商廈,提供逾130萬方呎寫字樓樓面。◆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悅琴

事實上,自2003年7月中央逐步開放49個城市個人遊來香港以來,內地客一直是訪港旅客主要來源,即使疫情前2019年的訪港旅客受社會事件影響,整體訪港旅客人次按年下跌14.2%至5,591萬人次,內地旅客佔整體訪港旅客比例仍高達78%。

內地客佔八成旅客客源

然而,疫情令本港「封關」近3年,訪港旅客近乎絕跡,2020年訪港旅客人次急挫93.6%至356.88萬人次,2021年進一步按年下挫97.4%至91,398人次,今年以來政府持續放寬入境檢疫政策,訪港旅客略為回升,今年首8個月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回升2.45倍至183,662人次,當中81%客源是來自內地。而全港共有約8萬個酒店房間,對比每日平均只有765名訪港旅客,實在難以生存下去。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陶汝鴻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指出,疫情重創香港旅遊及酒店業,儘管近期政府放寬入境檢疫政策至0+3,但海外訪港旅客於疫情前以至如今的佔比都只是約20%左右,反映業界最重要的客源仍是內地客,而香港一直未能與內地免檢疫通關,令本港酒店業看不透前景,促使部分發展商或業主計劃將酒店轉作住宅發展。

香港文匯報統計顯示,2020年至今,至少有7個酒店項目向城規會申請或獲批准改劃為住宅,至少可提供逾48,00伙。當中,最矚目為長實旗下3家酒店(嘉湖海逸酒店、海澄軒海景酒店及海韻軒海景酒店)申請改劃作住宅發展,涉及約3,363伙,而前兩家改劃已獲城規會通過,分別提供1,102伙及758伙。此外,新地旗下荃灣汀九帝景酒店在去年6月向城規會申請改裝為住宅,提供661伙,並於今年6月獲城規會通過發展。

改建成本低 開售不愁客

陶汝鴻表示,酒店投資及維修成本高,回本期長,尤其是疫下沒有龐大的個人遊支持,更難以經營。與此同時,本港住宅需求大,相關土地供應一直不足,令酒店業主紛紛興起改劃作住宅的念頭。尤其是現時遇上加息周期,市況低迷,發展商趁樓市低迷既可直接透過補地價來增加土地儲備之餘,補地價金額亦不會太高,令發展成本相對較低。而且,住宅可以預售樓花,加快資金回籠,投資回本期肯定比酒店短,使近年不少發展商或業主紛紛將旗下酒店申請轉作住宅。

市區靚地改商廈有市場

除改劃作住宅外,部分發展商亦將旗下酒店申請改作商廈,如長實旗下紅磡紅鶯道海灣軒於2020年4月已獲屋宇署批則可重建成2幢約15層高的雙子式商廈,預計可提供約107.7萬平方呎樓面。 爪哇控股本月亦再向城規會申請將銅鑼灣皇冠假日酒店重建為一幢樓高28層及設3層地庫的商廈,提供約16.08萬方呎。

陶汝鴻認為,目前本港商廈供應太多,空置率升至高位,將酒店改作商廈一定要看地點。從近期瑞銀預租新地於西九龍新商廈9層樓面來看,反映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性,尤其是扮演與內地與國際接軌的角色,他相信商廈地點能夠做到連接內地基建配套的優勢,仍然有前景。

免責聲明:凡註明 28HSE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28HSE LIMITED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28HSE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