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消費成風,加上多個內地網購平台攻港,本地零售受壓。長和系旗下中檔超市品牌「fusion」,近日先後有兩間分店換上同系較貼地的「百佳」招牌,惹來社區熱議,被解讀為「消費降級」現象浮面。
早前有麗港城居民在FB社區群組表示,區內原為fusion的超市,裝修後變成同集團的「百佳」,不少街坊指市道疲弱下,商家或需「降級」留客,更有人直言「中檔路線唔成功」、「高級無人幫襯咪downgrade囉」。
樂富廣場的fusion分店早前亦完成改裝,改以百佳品牌營運。相關調整近年不多見,更有網民大膽猜測,市道疲弱,未來所有fusion分店逐步「降級」成百佳亦不足為奇。
此外,根據長和(00001)於8月14日公佈的中期業績,當中「零售業務(保健及美容產品)分部」顯示,歐洲及部分亞洲市場維持增長,帶動整體收益上升,惟內地市場需求偏弱,本港市場更見承壓,虧損大幅擴大。
集團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度,本港錄得EBIT虧損1.64億港元,主要來自零售及港口相關業務;對比去年全年虧損7,200萬港元,今次單計半年,蝕幅已擴大逾1.3倍,可見已敲響警號。
資料官網顯示,「百佳系」現時於港澳共有約260間分店,包括百佳、fusion、TASTE、TASTE x FRESH新鮮生活、food parc及GREAT FOOD HALL等不同超市品牌;當中百佳在港有約150間,排名第一,fusion在港有約60間,排名第二。
坊間統計,整個「百佳系」今年至少有五間分店關閉,包括銅鑼灣廣場百佳、天水圍樂湖居百佳、青衣城二期 fusion、灣仔利東街Gourmet及沙田好運中心 Taste x FRESH(FRESH部分由建華繼續營運);不過,今年亦至少開設了四間新舖,包括馬鞍山耀安邨百佳、大埔大元邨百佳、大埔富蝶商場百佳及灣仔合和商場foodparc,可見百佳在逆市中仍繼續積極調整品牌及分店網絡。
閱讀更多: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