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旧楼的7年楼龄补偿机制是否不合时宜?

28HSE 编辑部  2023-07-05  1.4万 #三地产焦点

为增加房屋供应,政府会透过不同方法,如填海、更改土地用途等,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市建局收购土地,将旧区内使用率偏低,而且残破失修的楼宇拆卸,并重建为高楼大厦。

时常听到有人购买旧楼,用作放租之馀兼博被收购,究竟那一些旧楼最有收购潜力呢?而市建局旧楼收购程序是如何呢?收购费用及当中的赔偿是如何厘定的呢?

市建局不定时会推出市区重建项目,整个项目会以发展计划形式推行,首先市建局会向城规会提交发展计划草图,其后城规会就相关草图供公众查阅,以及进行谘询。

那业主一定要接受收购的吗?受影响的业主可在市建局在宪报公布该发展项目的两个月内提出反对,然后市建局会将项目连同反对意见的评议,一并呈交发展局局长考虑。若然项目没有任何撤回的反对意见,发展局局长可决定授权进行有关发展项目。

市建局在落实重建计划时,会发信予业主查询其物业是否空置、自用或出租,并进行实地调查。按物业当时的使用状况,市建局会正式发出收购建议予业主考虑,并商讨收购事宜。

根据现行的规定,市建局在收购业主自住的住宅物业时,除了会给予业主其物业的市值交吉价外,并会加上一笔自置居所津贴,以协助他们重新购置物业。而自置居所津贴的计算,是以同地区当中7年楼龄的楼宇的价格作为补偿的基准。

如果业主已不在该单位居住,市建局会给予该业主物业的市值交吉价及补助津贴。补助津贴一般为自置居所津贴的25%至75%,视乎业主拥有多少物业及其占用状况。

由此可见,市建局旧楼收购价是非常可观及吸引的。就此情况,有人会反映旧楼收购价过高,市区重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近日表示,现在可能是适当时候检讨是否值得以庞大的社会资源,去收购市建局项目的数十年楼龄旧楼单位。

事实上,随著香港楼价愈升愈有,补偿的金额变得愈来愈高,导致重建成本增加,随时令收入被庞大的收购成本抵销。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当补偿款额增加,重建区内新楼的楼价随之上升,其后会再推高重建赔偿款额。

无可否认,当初制订同区7年楼龄补偿机制,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当市建局考虑降低成本时,最直接的方法是修改补偿制度,但需要公众谘询,估计整个改动需时,所以旧楼现时幸运地被收购仍是有利可图的。

更多28hse地产资讯教学

免责声明:凡注明 28HSE编辑部 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 28HSE LIMITED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28HSE赞同其观点。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实用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电邮分享

三地产焦点简介:逢星期三刊登,为 28Hse 的会员带来一系列地产资讯,包括讲述地产近日最热门话题、楼市成交及新盘动向等。热门话题主要是以年轻、草根市民的角度出发,分析香港置业的困难、楼市高低对他们的影响,以冀道出大部分香港市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