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经常讲「首置」身份,也会影响可以接到的成数。就连富商刘銮雄(大刘)「首置」身份,向吕丽君都会用购入湾仔壹环顶层特式单位,纾解吕丽君财困,成为地产界热话。
「首置」定义有不同
在银行或按证公司角度,「首置」这个定义和首次置业的字面解释是有点不同。除了过去未曾置业的人士外,如果是曾经置业但已经卖楼,或者曾经与其他人拥有物业但已经「甩名」,只要现时手上没有住宅物业或担保其他住宅物业,便符合「首置」资格。不过如果打算选择居屋一类资助房屋,房委会等部门对「首置」定义会更会严谨。
如果首次置业又有固定收入
如果买已落成的私人住宅物业,楼价$1,000万或以下,便可以最多借到90%,即是只需要给10%首期。
要注意一点,如果楼价超过400万而又想借90%按揭,这个情况只适用于已落成住宅物业,不适用于楼花。记住想用按揭保险买楼花,楼价上限是600万,使用旧按揭保险计划。
400万以下可以借90%按揭
400万至450万,最多可以借360万
450万以上至600万,最多可以借80%
如果楼价是1000万以上至1125万,最多可以借900万(80% - 90%按揭),即是给10%至20%首期
如果楼价是1125万以上至1200万,便可以最多借到80%,即是只需要给20%首期
如果楼价是1200万以上至1920万,最多可以借960万(60% - 80%按揭),即是给20%至40%首期
例如楼价是1600万,最多可以借960万,首期需要640万,即是640/1600 = 40% 如果楼价是1920万以上,不能再使用按揭保险计划,只可以最多借50%。
按揭保险是需要交保费的,保费可以选择一次性在开始时缴交、摊分按揭年期缴交或按年缴交。
非首置或没有固定收入甚或两者都不是
同样按揭保险买楼花,楼价上限是600万,最高按揭成数是80%。 如果买已落成的私人住宅物业,楼价$1,200万或以下,便可以最多借到80%,即是只需要给20%首期。
如果楼价是1200万以上至1920万,最多可以借960万(60% - 80%按揭),即是给20%-40%首期。 例如楼价是1600万,最多可以借960万,首期需要640万,即是640/1600 = 40% 要注意按揭保险是需要交保费的,
另外申请人也需要留意通过压力测试,首先每月按揭供款占每月收入不能超过50%,然后在现行P按的按揭利息加2%下,每月按揭供款占每月收入不能超过60%。
居屋绿置居按揭
一手居屋按揭由政府担保,即使借足 9 成,亦不用购买按揭保险和免压力测试。
「白居二」是「白表居屋第二市场计划」的简称,「白表」即未拥有公屋、未能以绿表申请居屋的申请人士,「第二市场」的意思是二手市场。政府于 2017 年起将「白居二」计划每年恒常化,让资金并非很充裕的香港永久居民可以用「免补地价」的价钱购入二手市场上的居屋楼盘。至于已补地价的居屋买卖就当私人物业去处理。
用白表资格购买一手居屋或「白居二」计划,最多可以借90%按揭,只需要付出10%首期。不过,「白居二」要留意政府担保的年期,或未能做到25年。如果楼盘的楼龄超过二十年,要有心理准备银行未必批出最高成数及年期的白居二按揭,即九成按揭及廿五年还款期,而可能只有六成按揭及更短的还款期,详情可以查看白居二按揭一文。 两者大部分情况下均不用保险按揭。要注意非房协单位的居屋只能申请P按。
至于申请绿置居按揭和申请其他未补地价居屋按揭一样,都是可以免入息文件和压力测试,因有政府做担保人,绿表购入绿置居最多可以借95%按揭,只需要付出5%首期,可以做到25年。注意只能申请P按。
如果你不用按揭保险或买楼放租
不想用按揭保险,或者购买物业用来出租,可以借到的按揭成数就比较少。
如果同时符合这四个要求
未有其他按揭或担保
自住用途
主要入息来自香港
以个人名义申请
1000万以下的住宅物业,最多可以借60%,需要付40%以上首期
1000万以上,最多可以借50%,需要付50%以上首期
如果用资产净值批核 (不论物业价值),最多借40%,需要付60%以上首期
如果未能符合以上其中一个要求,按揭成数将会减一成,例如你是买第二层楼
1000万以下的住宅物业,最多可以借50%,需要付50%以上首期
1000万以上,最多可以借40%,需要付60%以上首期
如果用资产净值批核 (不论物业价值),最多借30%,需要付70%以上首期
申请人要留意,首先每月按揭供款占每月收入不能超过50% 在以下情况下 (不包括全部)银行通过进行压力测试 按揭成数达6成 申请人本来有按揭或担保 换楼先卖后买 新楼发展商二按转银行按揭 压力测试在现行P按的按揭利息加2%下,每月按揭供款占每月收入不能超过60%。
住宅物业的按揭成数视乎你的身份,如果你是的主要收入来自香港,便可以使用按揭保险计划,有机会借得更高成数的按揭。非永久居民也可以申请,不过批核比较严格,须出示自己或直系亲属的香港住址证明,以及与直系亲属的关系证明。
有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