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楼,跟买新楼看示范单位不同,二手楼可以实地视察,使买家更能真实掌握单位情况。但请记得,睇楼不是只看户型、景观、新旧程度就可以,由于二手楼先前都有人住过,可能出现折旧或破损等情况,所以一定要仔细检查,否则购买之后还会产生一笔额外的维修翻新费用。
1. 留意天花、窗台及墙壁有没有水渍,有水渍代表该位置可能曾经渗水;
2. 检查电线、电掣、水管、厕所等设施是否操作正常;
3. 视察单位有没有被改动过,若有疑问可徵询测量师的建议;
4. 查询有没有占用公众地方;
5. 查询家俱、电器及装修是否连同单位一并出售,若是一并出售,必须在买卖合约上清楚列明;
6. 查询正由谁占用、占用者的身份、占用者对物业所享有的权益;
7. 检视楼宇四周,若发现有斜坡,要查询清楚维修责任谁属。
在检查了单位的设施之后,了解房子的身世背景也格外重要,这里涉及的专业名词叫「查册」,准买家最好委托地产代理或亲自前往土地注册处查阅单位或土地契约等档,另有以下3点需要留意:
1. 核实跟自己交易的,是单位的「现时业主」;
2. 避免购买有法庭指令的房子。这类物业的业主涉及财务纠纷,当债权人获法院判决胜诉,他可将押记令附于欠债人的物业上,押记令可注册,一旦查册,是会发现物业有押记。钉契物业一样可以买卖,但买家最好要求卖方在物业成交前,把物业「解钉」,即是解除钉契所引致的产权负担,并把有关文件从土地注册处的登记纪录中删除。可是,若果业主欠下巨额款项,卖楼也未能偿还债务,解钉便很难,故最好不宜购买这类物业;
3. 查册还可以知道物业是否存在任何维修令。因为如物业违反《建筑物条例》等规例时,政府会向业主发出补救/拆卸令,业主收到政府通知后,便需要按政府要求完成有关的补救工程,届时就要负担一笔费用,故购买物业与否要再作考虑。
与户型图对照
如果你要买入的是楼龄较大的旧物业,不排除有僭建物(违章建筑),所以可向屋宇署查阅单位图则,再比较现时单位状况,确定是否真正有僭建物。如果有的话,便要承担拆卸僭建物的风险。这个部分,也可以拜托地产代理一并对照查看。
近年来香港的小户型、甚至纳米楼都颇受到市场追捧,尤其是对于年轻人上车或者投资客买来收租来说,都是不错选择。而青睐这一类物业的原因,想必也是因为价格较低、门槛较低,但同时也要留意物业除了价钱之外是否有额外开支,例如管理费。管理费的多少,除了视乎社区会所设施的多少,更看楼宇总共有多少户。
数愈少,每名业主需要摊分的管理费便愈贵。香港市区有不少单栋式的小户型,伙数有限,住客需要负担昂贵的管理费。如果买来作投资之用,便要将这笔开支纳入考虑之中。
一些小户型由于空间有限,业主会想尽办法用尽每一寸空间,包括向高空发展。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自制阁楼,因为近年很多新盘都有超过10尺的高楼底,设计师只要巧妙地在单位加建一层活动空间,上层可以摆放杂物,或索性放置睡床,当为睡房,下层是客饭厅,单位可用面积即时大增。
但要留意,加建阁楼有机会影响单位的结构构件或耐火结构而违反《建筑物条例》,尤其是搭建永久性的楼板,以结构性地台形式悬空安装,需要依靠楼宇结构元件作支撑及承重,是属于建筑工程,必需入纸向屋宇署及地政总署申请。
除此之外,部分买家会成立新的公司购买香港物业,且以为先以现金付清购买公司(持有的物业)的款项,后再找银行申请按揭就可以。殊不知银行是接受股东作为联名借款人或担保人申请按揭,但是还款是必须用公司户口。而如果是没有实际业务的公司,便非常难在香港银行开户。这方面建议要多加留意,并询问专业的按揭转介公司或银行有关的建议和操作方法。
更多美联笋盘及资讯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