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緹岸(前稱恆大·珺瓏灣)一房單位蝕讓個案陸續有來。繼早前錄得一宗一房戶近乎「腰斬」價易手後,屋苑再現同類成交 — 3座高層Q室、實用面積313平方呎的一房戶,以270萬元轉手,實用呎價8,626元。以易發網上物業估價277萬元計,是次成交價低7萬元。原業主於2021年7月以509萬元入市,持貨4年轉售,帳面蝕讓239萬元,資產貶值達47%,等同蒸發近一半樓價。
閱讀更多:
樓價腰斬!馬鞍山星漣海特色戶1160萬沽 業主持貨7年巨蝕972萬!
翻查市場資料,連同本宗成交,緹岸於10月共錄得11宗二手成交,單位實用面積介乎233至796平方呎,實用呎價介乎8,329至9,901元,全部低於一萬元。當中8宗為蝕讓個案,7宗屬於一房或開放式單位,另有1宗為兩房戶,蝕幅介乎41.7%至52.1%,佔整體成交七成多,反映一房及細單位受壓情況尤為明顯。
同屋苑高層亦見壓力加劇。以5座高層E室為例,單位為一房間隔,實用面積310平方呎,上月中以290萬元易手,呎價9,355元。易發網上物業估價約286.4萬元,較成交價低3.6萬元,差距約1.25%。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20年7月一手以540萬元購入,持貨5年轉售,帳面虧損250萬元,累計貶值約46.29%。
鄰座同層K室亦未能獨善其身,實用面積319平方呎的一房戶,上月初以277萬元沽出,呎價8,683元。易發網上物業估價約280萬元,較成交價高3萬元,差距約1.08%。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21年3月一手以533.1萬元購入,持貨4年多轉售,帳面虧損266.1萬元,累計貶值約48.04%。
業界分析,緹岸近期蝕讓頻仍,背後或涉三大因素:
第一,貨尾劈價拖低水平。屋苑於本年七月積極推售貨尾單位,根據3ZC最新價單,發展商將13個實用面積介乎217.4至322.4平方呎的開放式單位大幅減價,減幅介乎47.03%至61.12%。其中一個單位更減至216萬元,顯著拉低整體成交價位。
第二,法律風波損口碑:中原地產6月指發展商拖欠逾460個單位的佣金、涉款逾1億元,並已入稟高等法院申請簡易判決,7月初進行聆訊,並已指示前線代理暫停銷售緹岸;利嘉閣亦稱被拖數,已展開法律追討並暫停銷售,盤源承接受影響。
第三,高位入市後座:不少蝕讓個案在2019至2020年高位入市,例如有一房戶當年以555萬元購入,近日僅以280萬元沽出,蝕讓275萬元,跌幅49.5%;另有單位半年內兩度轉手,累計貶值近五成,顯示樓價短期仍受壓。翻查易發樓價指數,對比2019年元旦日至今的指數變化,大市同期樓價僅下跌14.14%。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