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聯會早前進行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接近六成受訪市民期望資助屋可以增設會所設施,近半人則希望單位可預先安裝抽氣扇及冷氣機等家電。該聯會建議政府可於樓盤的公共空間增設溫習室及遊樂室等設施,並考慮提高交樓標準,為居民帶來更優質的居住體驗。
是次調查於今年5月至7月透過Facebook進行,對象為年滿18歲或以上人士,共獲得1,069份有效回應。
根據調查結果,55.8%受訪者支持於資助屋項目設立會所設施;另外,近半數受訪者期望在交樓時單位已配備抽氣扇、冷氣機和升降式晾衣架等家電。公屋聯會表示,明白資助出售項目以實用簡約為主,但若屋苑內能夠增加閱讀室、溫習室、遊樂區及活動室等共享空間,將有助提升住戶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有意見認為,財政赤字下增設設施或成政府負擔。對此,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出,抽氣扇等屬單位必需品,「唔涉及好大資源」,建議政府於設計及興建階段一併考慮。他又提到,提升居民幸福感是近年政府的工作方向,增加合適公共設施有助改善居民生活質素,強調並非建議仿效豪宅會所,毋須憂慮對財政造成壓力。
另外,房屋局早前表示,現時新推出的房委會居屋會移除單位內不涉及法例及大多數居民認為不必要的設施,如廚房灶台、室內晾衣杆等。調查亦顯示,46.3%受訪者較傾向選擇附基本裝修及家電的資助屋,36.9%則偏好購買「清水房」,即未經裝修的單位,14.8%表示兩者皆可。
在選擇購買「清水房」的受訪者中,85.8%認為可根據個人喜好自行裝修,70.8%則認為有機會以較低價錢入市。至於希望單位附有基本裝修及家電的受訪者,79.4%認為可節省額外裝修開支,46.1%則認為有關設施較實用。
至於開放式廚房安排,42.7%受訪者表示贊成,43.1%則不支持。公屋聯會表示,意見分歧,但考慮到不少新家庭生活習慣已改變,開放式廚房可切合他們需要。該會同意政府可於小型單位引入開放式廚房,同時保留部分單位採用傳統「梗廚」設計,為市民提供更多樓宇選擇。
閱讀更多: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