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主盤攻略】秒讀銀主盤購買流程、風險、按揭、估價等!

專欄  2024-05-30  409 #香港置業專欄

近期銀行拍賣的物業數量明顯增加,其中前主播的貝沙灣物業和深圳富豪的40億物業,最為受到媒體和大眾關注。

除了私人住宅外,綠表公屋也開始推出拍賣物業。其中包括屯門良景邨的一個5座高層6室單位,實用面積約150平方呎,起拍價為50萬元,呎價約為3,333元,是此次拍賣中價格最低的住宅物業。另外還有大埔太和邨的一個愛和樓中層18室單位,實用面積約349平方呎,起拍價為140萬元,呎價約為4,011元。值得一提的是,屯門良景邨的這個5座高層6室單位,2014年只以9萬元向房委會購入,相當於買一輛二手車的價格就能擁有一層樓。

許多銀主盤本身也存在業權問題,這將大大影響未來的升值潛力。因此,作為明智的投資者,該如何選擇銀主盤物業,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

「銀主盤」是甚麼?

當業主長期未能還清按揭貸款時,放貸人(如銀行或財務機構)會發出Call Loan通知,表示要求償還貸款,並停止向借款人提供貸款。業主必須在指定期限內清償剩餘債務。

如果業主仍未能償還貸款,放貸人將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收回物業。法院執行官將發出收樓通知,要求業主搬離物業。隨後,銀行將委託估價師進行估值,並委託代理人或拍賣行向公眾出售或拍賣物業,以彌補債務。這些被沒收並出售的物業被稱為「銀主盤」,而放貸人則稱為「銀主」。整個程序的時間範圍通常在半年至一年以上,視情況而定。

銀主盤定價

很多人將銀主盤和無契樓、釘契樓或者其它有業權問題的盤掛上等號,其實銀主盤不存在業權或物業問題,當銀行收回物業,銀行便是單位的業主,所以價格上和一般二手盤無異。令大家主觀上覺得銀主盤價格比市場價格低的增值原因是以下幾個:

1. 銀主盤多出現於經濟不景時期

銀主盤湧現多為經濟不好時,很多業主的財政狀況受到影響,被逼斷供。銀行收回這些物業後,會以當時的物業估值作為定價基準,物業最新估值會被拉低。

2. 物業狀況多半參差

部分銀主盤業主落難時,匆忙跑路或者早已經留空物業多時,令物業滿佈垃圾,殘破不堪,影響單位售價,銀主需要割價出售才能吸引買家。

3. 叫價比公開市場貼地

一般業主放盤時會開一個比市價高5%至10%的價錢出售,但銀主盤的放售價已經反映最新物業估值,所以比較起來會令大眾覺得銀主盤比較便宜。

銀主盤何處找尋?

可以通過網頁,例如一些拍賣網(忠誠拍賣、環亞拍賣行)、地產舖、Facebook Group等地方尋找,當中會包括拍賣日期、時間和地點,一般來說,銀主盤須經代理洽購。

購買程序

分為公開發售和公開拍賣兩個方法

公開放售

1. 尋找代理,睇樓,選擇適合的銀主盤

2. 經代理「入標」,將出價寫入標書,再遞交至銀行

3. 入標時,代理通常會要求買家同時付出價3%-5%臨時訂金,以防買家中標後反悔。若未能成功投得物業,買家可以退回臨訂。

4. 銀行會在截標後售予出價最高的買家。不過,如果所有標書的出價均低過銀行底價,銀行可以重新招標。

公開拍賣

1. 資料搜索,留意心儀的物業在何時何地進行拍賣

2. 委託律師樓向第一法定押記人借契查閱,確定業權擁有者

3. 買家出席拍賣活動

4. 只要買家出價高過銀行底價,銀主盤即屬「價高者得」

5.一般來說,成功競投後,買家需要便會馬上繳付樓價10%作為訂金和及簽署「正式買賣合約」

購買風險

1. 買賣合約一旦簽署後,即使後來發現產權問題,雙方仍須完成交易,否則視為違約,需賠償。因此,買家最好事先委託律師檢查第一法定押記人的登記情況。通常在拍賣銀主盤前,第一押記人會允許準買家通過律師查閱買賣契約。若結果顯示第一押記人為銀行,買家就無需擔心,因為樓契已由銀行保管。

2. 銀主盤的狀況可能良莠不齊,例如缺乏保養、長期失修、損壞嚴重,或存在垃圾問題,影響物業衛生和品質。因此,在遇到價格較低的銀主盤時,買家不應僅因價格便宜而購買,應注意物業的實際狀況,同時考慮裝修的開支。

3. 買家應在土地註冊處確認單位是否被抵押或存在其他產權問題。若單位被抵押,通常代表有未支付的管理費或大廈維修費等款項,這些款項並不包含在樓價中,銀行也不會將其計算在按揭貸款的成數中。新買家必須預留足夠的資金來支付這些款項。

銀主盤按揭

如果單位純粹因原業主欠債而被列為銀行抵押物,新買家在申請按揭時通常不會遇到太大困難,與一般二手住宅物業按揭相似。

若存在僭建問題,買家清拆後,大部分銀行都會同意按揭申請。如果遺失了重要文件如樓契,買家可以試著辦理遺失樓契宣誓補領,補領後仍有機會獲得按揭。但若無法尋回樓契,銀行未必願意提供按揭。

然而,如果銀主盤同時存在僭建、遺失樓契、業權不清等問題,對於按揭申請就會產生影響。一旦買賣合約簽署,買家即視為接受物業的所有現況,即使後來發現業權問題,買家也無法向銀行提出爭議。

買家在拍賣場上應留意,常會遇到不同類型的物業,其中一種常見的是「半契樓」,即原本屬於分權共享的物業,因其中一方出售自己的份額而出現「半契樓」的情況。這類物業通常無法獲得按揭貸款。同時,買家還需了解單位的背景,例如成功購入後是否有鑰匙可以入住、現時業主與放售人的關係、單位是否仍有租約、以及日後是否有出售業權的意向等等。

更多港置筍盤及資訊

免責聲明:凡註明 28HSE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28HSE LIMITED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28HSE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