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約6年,對於未能「上樓」人士而言,過渡性房屋或是一個選擇。由仁愛堂營運的「仁愛居」,獲房屋局撥款逾2.2億元以及市建局提供技術支援,預計明年4至5月落成。
項目位於洪水橋洪元路,對出有洪水橋輕鐵站,乘坐2個站便可到天水圍港鐵站,轉乘屯馬綫。不計無障礙單位,「仁愛居」的單位主要分三類,涵蓋1至3人單位,面積由約132至286平方呎,月租由2390元至3700元。首次租期為兩年,租金已包抽氣扇、電磁爐、電熱水爐、花灑頭、冷氣機、光管等。
項目將會在2022年11月1日接受申請,2022年12月15日下午5時截止。若已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或居於不適切居所的人士或家庭均可申請。申請者可經網上、電郵、郵遞或親身提交表格及相關證明文件。
同樣有過渡性質的簡約公屋,未來5年將會供應約3萬伙。相較傳統公屋,單位面積較小,租金也較便宜。不過居住年期上限為5年,不能長住。而且首批1000伙,要到2024年才能應市。對比過渡性房屋,建屋時間較長,未能於短期內改善基層市民的生活環境。
如想查看更多影片,可按此查看更多
有用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