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攻略2024】先買車位還是先買樓? 原來暗藏乾坤!

專欄  2024-08-08  472 #香港置業專欄

許多房地產投資者考慮投資車位,同時也想擁有停車位。因此,究竟是應該先買樓還是先買車位,一直是市場討論的焦點。

先買車位後買樓

確實,車位價格相對較低,先買車位,再慢慢尋找理想的物業,看似比較容易。然而,如果先買入車位後,未申請按揭保證下,物業的按揭比例將降低一成。若選擇按揭保證,仍可獲得9成按揭購買8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或8成按揭購買1,0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按揭保證下,物業的最高按揭比例保持不變,但保費會增加。此外,由於已有車位按揭,銀行對供款與入息比率,以及加息3厘後的壓力測試比率將由50/60下調至40/50,若按揭超過7成,更將進一步下調至35/45水平。

以9成按揭購買800萬元物業為例,貸款額為720萬元,30年貸款期,利率2.5厘,在60%的壓力測試下,所需收入為7.2萬元。若降至45%的收入要求,則上升至9.6萬元。假設該投資者僅有80,000元的月收入,將無法通過壓力測試。這將使得置業難度增加,只能增加首期款或購買價格較低的物業。

先買樓後買車位

若先考慮購買物業,再考慮車位,雖然車位的首付比例從最高的5成降至4成,但在購買物業時,因無按揭負擔,在新政策下,申請按揭保證時無需通過壓力測試,只需符合供款與入息比率50%的要求,使置業變得更容易。同時,由於車位價格較低,以200萬元的車位為例,即使多支付一成首付,也僅需20萬元。相反地,在無需按揭保證的情況下,因有車位按揭而需要多支付一成800萬元物業價格的首付款,則需要80萬元。

同時購買車位和樓

另一個選項是考慮購買附帶車位的物業單位,即車位和物業在同一契約中。這樣可以同時申請車位和物業的按揭,按揭比例和壓力測試要求與首次置業者相同。不過,如果日後想要分開出售車位和物業,就需要請律師處理分契手續,通常此類車位的出租和出售都會受到限制,例如只能出租給同一屋苑的居民,或者只能出售給同一屋苑的業主,這將間接降低車位投資的靈活性。

Full pay 買車位 再買樓

最後一種選擇是考慮全數付款購買車位,這樣可以避免承擔按揭負擔,在未來購買物業時,就不會受制於車位按揭。完成住宅按揭申請後,可以再為車位安排按揭套現,這樣既不會錯失購買車位的機會,又不會影響購買物業的按揭難度。但這會增加對現金的需求,視乎車位價格,可能需要超過100萬元的現金來全數支付。

更多港置筍盤及資訊 

免責聲明:凡註明 28HSE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28HSE LIMITED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28HSE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