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房委會及房協積極打擊公屋濫用行為,特別是隱瞞擁有內地物業的個案。在2024/25年度,共查獲42宗公屋租戶擁有內地物業的事件,其中房委會查出的26宗個案均被發出遷出通知,而房協的16宗個案中,10宗證實資產符合要求,不需遷出,僅一宗在調查期間租戶已主動交回單位。
這些個案包括了隱瞞擁有兩個住宅物業,以及擁有商舖的情況。房委會及房協均有制定「富戶政策」,規定若公屋租戶在香港以外地區擁有任何形式的物業,包括住宅和非住宅物業,都必須在申報資產時包括在內。超出資產限額的租戶需要遷出公屋。
房屋署透露,這些被查獲的個案中,家庭資產淨值已超過當時公屋申請的限額。為了加強監管,房委會一直透過各種預防和調查措施,包括主動巡查和審查機制,致力打擊濫用公屋的行為。
房協則與大灣區的部分城市相關部門建立了初步的溝通渠道,如深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以協助查核涉嫌濫用的個案。房協在2024/25年度已查出16宗涉嫌擁有內地物業的個案,其中包括來自勵德邨及乙明邨的租戶。
根據房委會及房協的富戶政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逾公屋申請入息限額的100倍將被視為超標,以四人家庭為例,房委會公屋住戶和房協甲類屋邨住戶的資產限額為不逾310萬元;房協乙類屋邨住戶的限額則為不逾499.3萬元。
立法會議員兼房委會委員梁文廣表示,房委會去年的查處行動已起到一定的阻嚇作用,但他預料,隨著房協全面推行富戶政策,未來查獲擁有內地物業的個案數目可能進一步增加,尤其是房協尚有2.5萬戶未納入富戶政策範圍。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