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之嶄新藍圖】建北部都會區 構深港同城圈

28Hse Editor  2021-10-07  1.1K #Transaction

施政報告首定「北部策略」 可容250萬人 提供65萬職位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歷來佔地最大的規劃藍圖「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建議構建一個佔地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涵蓋元朗區和北區,提供90.5萬至92.6萬伙單位,共容納約250萬人口,滿足迫在眉睫的居住需求的同時,還與一河之隔的深圳特區形成「雙城三圈」的戰略性布局,為國家發揮「雙引擎」作用,產生「強強聯手」作用。林鄭月娥解釋,經過完善選舉制度,香港重回「一國兩制」正軌,給予香港更大條件及機會融入國家大局,故對香港未來的規劃不應再受到行政界線限制發展,而「北部策略」是首次突破思維,跨越香港及深圳的行政界線。●香港文匯報記者 明其道

林鄭月娥在昨日公布的施政報告,用了一個章節講述這個佔地300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近三成的「北部都會區」。該發展區涵蓋範圍包括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新市鎮,以及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等新發展項目。

開65萬職位 含15萬創科職位

她在昨日的記者會上指出,目前各新市鎮和新發展項目均相對零散,「北部都會區」的概念是將之整全發展,並額外開拓約600公頃用地作住宅和產業用途。整個項目完成後,總住宅單位數目將達90.5萬至92.6萬個,容納約250萬人居住;而職位數目亦將由現時11.6萬個,大幅增加至約65萬個,包括15萬個為創科產業的相關職位。

助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林鄭月娥強調,「北部策略」是首份由香港特區政府編制,跨越港深兩地界線的發展策略和綱領,雖則是本地規劃藍圖,但卻是建基於「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建設及前海擴區,形容「北部都會區」將是香港境內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繫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通過7個跨境口岸和未來興建港深西部鐵路等(見另稿),使港深兩地能跨越「兩灣一河」,形成「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她解釋,「雙城」意指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東分別為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有利港深政府共同促進兩地在經濟、基建、創科、民生和生態環境的緊密合作,發揮「強強聯手」,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

南北都會區各展特色相輝映

目前,香港南部已有「維港都會區」,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林鄭月娥強調「維港都會區」不會因發展成熟,什麼都不做,目前最大的發展,是「明日大嶼」下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並以此建設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她期盼「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香港南部及北部均有成熟都會區,兩者各有特色及擅長、互相輝映,並駕齊驅,促進未來發展。

至於「北部都會區」發展成本,林鄭月娥強調,這是一個願景及發展策略,「香港最能製造的財富是土地,我們不可能在開拓土地工作蝕本,如果我們現時看今日赤字,便什麼都不做,不單是短視,我會形容為不負責任。」

她強調,不論是「明日大嶼」還是「北部都會區」都是綠色低碳社區,有很多環保項目,一有地出售就可以賺錢。「一盤賺錢生意擺喺眼前……一個負責任政府應該擁抱這盤生意。」

Disclaimer: All wordings and pictures which indicated 28HSE editor are the copyright of 28HSE LIMITED. Acknowledgement is required if other parts of this publication are used.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dvice and it does not mean that 28HSE agreed the points. The area which show in the article is salable area if there is no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pictures is for reference also.

Share by Facebook

Share by Whatsapp

Share by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