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叫你地唔好買日本樓

  2014-03-13  6.1K
近日好多報導和財演都不停地推介海外物業,以回報高,樓價平為賣點,令到不少想買樓投資的人心動,認為外地物業價廉物美,又可避免交香港物業涉及的辣招稅如SSD,BSD,DSD等。投資價值遠比香港物業好。

以日本樓為例,不少物業都位處旺區,有鐵路覆蓋,但售價只係折合幾十萬港幣左右,係香港隨時首期都唔夠俾,不過日本樓所涉及的稅項都不少,首先買入物業要繳交銷售稅及不動產所得稅,而持有物業以後每年都要繳交物業稅及都市計劃稅,賣出物業又要俾所得稅及住民稅,相比起香港只需要俾印花稅,物業稅,差餉及地租,以及額外印花稅就複雜得多。

以稅率而言,香港的稅評比日本低很多,以DSD為例,好多人為了避DSD而買海外物業,但係忘記了DSD最多也不過是4.25%,而一般打工仔最常買的300-400萬就只不過係2.25%,可是日本的銷售稅和不動產所得稅總和5-8%仍有一段距離,另外要留意日本將會加銷售稅來配合首相安倍晉三的三枝箭,預料銷售稅還有上升空間,到時日本樓和香港樓的稅率差距只會更大。

另外賣出日本樓要俾所得稅及住民稅,5年內賣出的話約佔樓價30%,5年後賣出也要俾15%,和香港的3年內10-20%,3年後無需交SSD又差了很遠。

另一個要注意的風險是匯率風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另一招刺激經濟的箭就是壓低匯價刺激通脤,自2012年尾開始日圓已下跌了約三成,但係通脤沒有如預期般上升,可預見匯率再進一步下跌才有望令通脤達標,現時討論日圓匯價會跌幾多言之尚早,但下跌預期必定比上升高,賺了回報,卻蝕了匯價,隨時得不償失。

香港少天災,地震,就算層樓被變成凶宅,大不了可自住或租俾外藉人士,但係日本樓一遇上地震,就有可能成層倒塌,令到整個投資化為烏有。不要以為買了保險就有得賠,保險條款對於此等不可抗力的事件是不會賠償的。

香港樓雖然貴,但係講投資價值和資金流動程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好的,起碼同租務相關的法例沒有向租客傾斜,另外物業又可以加按套現,已經不是個個地方都做到,至少,近年熱門的投資地區如日本的租務法例就偏向優待租客,而日本和國內是沒有銀行願意承造加按按揭的。

加上語言,文化,政策等差異,買外地物業實在不宜只以回報率一項來判斷是否適合投資。
Disclaimer: All wordings and pictures which indicated 28HSE editor are the copyright of 28HSE LIMITED. Acknowledgement is required if other parts of this publication are used.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dvice and it does not mean that 28HSE agreed the points. The area which show in the article is salable area if there is no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pictures is for reference also.

Share by Facebook

Share by Whatsapp

Share by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