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最新公布,今年第3季(7至9月)土地供應合共約4,950伙,為逾一年以來最多;當中來自6個補地價項目共4,170伙,佔全季供應逾八成,其餘僅有一幅荃灣住宅地,提供780伙。累計上半年供應已達6,000伙,完成政府全年1.32萬伙目標約45%,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對全年達標「審慎樂觀」。
甯漢豪昨表示,本季6個補地價項目全部完成,包括恒地(00012)及新地(00016)合作發展的洪水橋第34B區項目、一幅位於九龍發祥街的貨倉重建用地,以及分佈於元朗及九龍區的4幅較小型用地。當中發祥街項目由新地與嘉里(00683)合資重建「嘉里鴻基貨倉」,按2023年初獲批建築圖則,將興建一幢35層高分層住宅(另設3層基座及2層地庫),總樓面約46.4萬平方呎,料提供逾千伙。以現時九龍東工廈補地價水平計算,預料補地價不超過13.6億元,平均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2,900元,顯著低於同區潤發倉庫。
荃灣唯一官地 須建1萬平方呎社福設施
本季唯一推出的住宅官地,位於荃灣永順街與德士古道交界,地盤面積約69,966平方呎,總樓面約43.4萬平方呎,可建780伙。市場估值介乎12.1億至17.4億元,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2,800至4,000元。地政當局並要求中標發展商興建樓面約1萬平方呎的社會福利設施,包括一個社工服務隊辦公室及一所特殊幼兒中心。甯漢豪指出,兩項設施佔整體樓面比率甚低,不會影響用地吸引力。
供應進度穩定 對全年目標審慎樂觀
截至今年6月底,本港土地供應累計6,000伙,完成政府長遠策略目標1.32萬伙的約45%。甯漢豪稱,會根據市場走勢及經濟情況適時推地,若按現時節奏,對全年達標持審慎樂觀態度。她又指,當局可視乎樓市氣氛及庫存水平,考慮日後推出更多甚至規模較大的地皮,並強調地皮底價已與市場狀況挂鈎,地價收入亦同時來自補地價和申請豁免書項目,現時尚未宜對未來地價走勢作過多揣測。
專家:政府推地步伐審慎 荃灣地皮受家庭客追捧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表示,本港樓市供應庫存仍然偏高,政府推地態度相對審慎,因此本季僅推一幅住宅地皮。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則稱,荃灣一帶發展成熟,深受家庭置業客歡迎,料發展商投地意欲高,項目落成後每平方呎可售約1.3萬至1.5萬元。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