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近日接受访问时表示,政府正全面检视公营房屋建筑成本,针对部分技术挑战较大的项目,将暂时缓推,并同时寻求其他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以确保未来十年30.8万个单位的供应目标不受影响。
何永贤解释,若个别公屋项目因工程难度较高而需延期,政府会积极调整发展节奏,并同步推动其他项目加快落实,避免整体供应出现断层。她强调不能全面暂缓,否则将难以完成既定建屋目标。
更多公营房屋消息:
何永贤:打滥行动奏效 成功收回8700间公屋 悭返87亿建筑费
房委会委员:市民为申请公屋故意「躺平」 何永贤:会以「好政策」扭转现象
其中,粉岭一幅涉及约8,300伙的地皮因地下岩层深达120米,令工程难度大增,预计工期或延长逾10个月,成本更升近九成。政府已决定将该地皮发展暂缓,转而优先推展区内其他成本相对较低的项目,预计可提供约3.8万伙。
何永贤又透露,当局正进一步检讨其他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公屋项目,考虑调整优先次序。她指出,若能修改屋邨的平面图设计,或者规划部门核准增加密度,部分项目可额外增加数十至数百个单位,提升整体供应弹性。
此外,何永贤亦提出多项设计简化建议,包括研究取消单位的铁闸、不为屋邨机房及储物室进行装修,以及取消园林区的围栏等。她又分享,早前考察欧洲城市巴塞隆拿和里斯本,发现当地社会房屋多采用裸露混凝土的简约风格,造价相对低廉,值得香港借鉴。
她更建议香港可仿效六、七十年代流行的「粗犷主义」建筑风格,采用未经粉刷或批灰的混凝土外墙设计,认为若大众愿意接受较原始的建筑材料,便能大幅减少装修工序及开支。
何永贤强调,政府将继续从设计创新、程序及材料等多方面著手,控制建筑成本,确保公营房屋供应目标如期实现,同时保持楼宇设计「朴实、得体、简约但有型」。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