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联会早前进行一项调查,结果发现接近六成受访市民期望资助屋可以增设会所设施,近半人则希望单位可预先安装抽气扇及冷气机等家电。该联会建议政府可于楼盘的公共空间增设温习室及游乐室等设施,并考虑提高交楼标准,为居民带来更优质的居住体验。
是次调查于今年5月至7月透过Facebook进行,对象为年满18岁或以上人士,共获得1,069份有效回应。
根据调查结果,55.8%受访者支持于资助屋项目设立会所设施;另外,近半数受访者期望在交楼时单位已配备抽气扇、冷气机和升降式晾衣架等家电。公屋联会表示,明白资助出售项目以实用简约为主,但若屋苑内能够增加阅读室、温习室、游乐区及活动室等共享空间,将有助提升住户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有意见认为,财政赤字下增设设施或成政府负担。对此,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指出,抽气扇等属单位必需品,「唔涉及好大资源」,建议政府于设计及兴建阶段一并考虑。他又提到,提升居民幸福感是近年政府的工作方向,增加合适公共设施有助改善居民生活质素,强调并非建议仿效豪宅会所,毋须忧虑对财政造成压力。
另外,房屋局早前表示,现时新推出的房委会居屋会移除单位内不涉及法例及大多数居民认为不必要的设施,如厨房灶台、室内晾衣杆等。调查亦显示,46.3%受访者较倾向选择附基本装修及家电的资助屋,36.9%则偏好购买「清水房」,即未经装修的单位,14.8%表示两者皆可。
在选择购买「清水房」的受访者中,85.8%认为可根据个人喜好自行装修,70.8%则认为有机会以较低价钱入市。至于希望单位附有基本装修及家电的受访者,79.4%认为可节省额外装修开支,46.1%则认为有关设施较实用。
至于开放式厨房安排,42.7%受访者表示赞成,43.1%则不支持。公屋联会表示,意见分歧,但考虑到不少新家庭生活习惯已改变,开放式厨房可切合他们需要。该会同意政府可于小型单位引入开放式厨房,同时保留部分单位采用传统「梗厨」设计,为市民提供更多楼宇选择。
阅读更多: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