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部分开发商在推售新楼盘时,提出超长成交期的「先住后付」付款方式。这种付款方式是否划算?有哪些隐含费用需要注意?我们将为大家解析一次性付清按揭贷款的风险。
「先住后付」优点是甚么?
「先住后付」是一种延长成交期的付款方式,买家在签署买卖合约时,只需先支付少量订金,剩馀金额则在指定年期后支付(通常为1至3年),无需立即供款即可入住单位。
近年「先住后付」新盘例子
l 大埔白石角 - 海日湾
l 大埔 - 林海山城
l 九龙半山 - 缇外
l 沙田 - 毕架.金峰
l 何文田 - 隽睿
l 土瓜湾 - 明隽
「先住后付」涉及哪些费用?
每个新盘付款方法不同,以下为有可能出现的先住后付费用:
1. 物业准用许可证(licence agreement)
买方需要签署由发展商律师拟定的物业准用许可证才可以入住,要支付楼价若干成数作为许可证费用,假设物业准用许可证费用为楼价10%,1000万物业即要支付100万(1000万x 10%)。一般在完成交易后发展商会以回赠形式发还。
2. 占用物业金(Occupation property fee)
买方可能要支付发展商相等于楼价若干百分比的占用物业金,一般为每年缴交一次。假设合约要求每年缴交5%作为占用物业金,楼价为500万,即业主需要每年支付25万作为占用物业金(500万x 5%)。如果顺利完成交易,可以回赠形式发还。
3. 「租金」
部份发展商会以租约形式要求业主在入住期间支付「租金」,形式类似像签署租约,例如早前有发展商提供61至270日的租期,期间的总租金为楼价的10%,分10期缴付。假设楼价同样为1,000万,即每期要支付10万(1,000万 x 10% /10)。租期完结后,可以续租至指定期限。
4. 不会发还的杂项开支
先住后付可能涉及一些不能发还的杂项开支,例如物业的开支如管理费、差饷、地租等开支,一般也需要由买方负担,使用付款计划前要先行计计数。
「先住后付」对按揭有何影响?
1.需要在按揭贷款额中扣除
选择先住后付的买家要注意许可证等费用需要在按揭贷款额中扣除,例如物业的合约价为2,000万,5%(100万)为许可证费用,买家打算以2,000万申请五成按揭,即贷款额为1,000万,但原来银行批核按揭时会扣除许可证费用,即以1,900万计算按揭贷款,最后买家只能申请950万按揭。
2. 小心估价不足
由于「先住后付」成交期较其他付款方法长,买家上会时遇上楼价出现显著波动以及息口变化,或会影响银行对其物业的估价以及按揭息率。每间发展商「先住后付」计划条款及细则均有所不同,买家应先了解个中细节以及相关风险,另外建议于成交期前预备充足的资金以作即时突发周转。
如对新盘按揭有任何疑问,可随时致电3196-6688与按揭专员联络。
有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