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消息,随著北部都会区多个新发展区的陆续推进,私人机构被期望加入土地开发的行列。地政总署昨日宣布,针对元朗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约44.8公顷的地皮,启动了「原址换地」申请,并分为「第二期发展」与「馀下发展」两大阶段。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期发展」的申请将于本年4月底截止。
这次的换地申请范围基于上年底更新的「加强版传统新市镇发展模式」而订,其中商业用地占地最大,达约17.7公顷;另外约15.6公顷将用于现代产业发展,主要提供物流仓储等功能;约7.1公顷将规划为私营住宅发展用途,而约4.4公顷则是商住混合用途。
根据地政总署提供的图则与作业备考,申请的「第二期发展」地皮主要集中在未来屯马线洪水桥站附近的商住区,以及厦村凤降村和新围污水处理厂周边的多块「港口后勤、贮物及工场用途」地块。
至于「馀下发展」阶段,则包括洪水桥田心路和田厦路一带的住宅地块,以及桥头围一带的商业和商住地块。就在上周五,亿京桥头围「4S汽车城」获城规会批准开发成大型商住项目,提供约1850个单位,这部分亦包含在「馀下发展」阶段中。
对于「第二期发展」的项目,申请者需要在今年4月底前提交申请,并于明年3月底前完成补地价程序。「馀下发展」阶段的申请截止日期将另行通知。地政总署表示,在决定可供换地的地块时,已综合考量多项因素,例如土地是否预留给政府项目、政府土地所占比例、以及政府是否有其他发展产业的政策考量等。
地政总署进一步指出,对于凤降村附近的两块大型「港口后勤、贮物及工场用途」地块,未来的开发商需要将不少于30%的楼面面积交还政府,用于安置棕地作业的运营者。根据「加强版模式」的最新规定,如果发展商拥有申请地点内90%或以上的私人土地,政府将代为徵收剩馀土地,但发展商需按规定建造特定的公共设施。洪水桥站附近的第32A区一带若属此类情况,可能需要建设一个交通枢纽。
有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