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共享零申請 增供地冇影

文匯報  2020-10-03 

「8個選項」2年寸進 業界倡設跨部門小組落實

新年度《施政報告》將於本月14日公佈,預計房屋政策繼續為重中之重。有議員認為,公私營房屋未來數年都會出現斷層,但政府對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於2018年底提出的8個增加供應選項全部落實進度緩慢,連政府寄以厚望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也零申請,期望施政報告能加快推展各個覓地建屋選項,並認為政府要檢討發展、房屋、交通及環保政府架構,提高相互之間的協調及執行,加快審批程序,摒棄以往由政府角度出發的思維,更多以目標為本去制定政策。■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市場一般預料,本港未來二至三年仍然有一定房屋供應,但2023年之後無論公私營房屋供應都會出現斷崖式下跌。要知道,目前一般家庭公屋輪候時間最少5.5年,私樓每年供應只得萬餘伙的達標水平,而樓價年年上升,市民上車越見困難,成為近年社會怨氣來源之一,公私營房屋都急需補充土地儲備,增加土地供應已經無法再拖。

然而翻查資料,即使幾年前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又透過「土地大辯論」得出共識,開展8個優先研究選項,卻都受到政治環境影響而不斷延遲。與此同時,政府亦受制於架床疊屋的制度與程序枷鎖,部門間協調不周,導致不少房屋供應的落實時間動輒拖拉十數廿年。

謝偉銓:目標為本增房屋供應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批評:「政府成日覺得只是監督者,守護制度,調節不同各方,但其實亦是一個促進者,但睇唔到呢方面做好多。」他舉例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政府思維是「保障自己多過考慮對方是否有興趣」,導致地主對項目興趣不大,計劃2018年提出,到今年5月接受申請至今,未有一宗申請,他認為政府應該要在監督同時,促進各項政策付諸實行,以目標為本。

他認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本身限制較多,例如公私營房屋比例、需要的評估報告、發展時限等,而且公私營比例於今天社會亦容易被政治化,風險高但誘因卻不足,站在發展商角度可能寧願循現有機制申請自行發展。他直言,社會許多人只懂抹黑官商合作,卻不理會發展商作為商人亦需要賺取合理回報的角色,「有啲人會用不同理由去阻礙香港發展」。

謝偉銓主張新一份施政報告應該要檢討及優化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否則等幾年後再改變,土地供應又會推遲。他同時亦建議研究發展桂山島的可行性,善用海洋公園及周邊用地(例如黃竹坑警察學院)興建房屋及其他發展。他又提出善用閒置官地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不應單靠民間團體推動及私人業主捐地。

張翹楚:應盡快推動明日大嶼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亦認為,政府當務之急是要落實之前「土地大辯論」的建議,例如加快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並成立一個跨部門督導小組去處理。他說:「明日大嶼長遠都要推,因為去到落實房屋供應係講緊15至20年,但如果今日仍然無構想的話,過多5年後,再加多15或20年就變成25年,到時就更難去解決。」

針對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反應不佳,他提議政府可以將土地共享計劃與明日大嶼做連結,讓參與計劃者可以在未來發展明日大嶼時取得相應優勢。此外,他認為應重啟研究是否有空間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及進行維港以外填海,並簡化申請和發展土地的程序。

張聖典:適時公布土地回收進展

普縉集團執行董事及企業發展部總監(估值及物業管理)張聖典表示,施政報告應着墨於如何落實之前的土地供應計劃,給市場願景,而有關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棕地、土地收回條例等的進展亦要向外公布。最近公務員合作社的發展有進展,市建局可能會向政府提出引用《土地收回條例》收回業權,再按條例作補償,先例可循下,政府亦應交代下一步部署。

免責聲明:凡註明 28HSE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28HSE LIMITED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28HSE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