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加新春淡市 首季或再跌3%
差餉物業估價署昨日公布,本港上月官方樓價指數報392.5點,較去年11月的393.6點再跌0.28%,連跌3個月,兼創去年4月以來最低,並且已自去年9月的歷史高位回落1.41%。不過,去年全年計,樓價仍累升3.32%,為自2009年起連續13年錄得升幅,而13年累計升幅更高達2.75倍。展望今年首季,由於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加上有農曆新年淡市影響,業界估計樓價於首季都會持續受壓,有機會再跌2%至3%。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2021年12月差估署樓價指數連跌3個月,主要反映第四季股市持續下跌,加上11月下旬先行釋出美國擬收水及加息的預期,且變種病毒Omicron在歐美開始出現,抵銷當時本港與內地通關在即的憧憬,令樓價反覆受壓。另外,本港12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亦連跌3個月,報182.5點,按月微跌0.05%,按年升約3.34%。
租金指數同樣連跌3個月
鑑於Omicron於去年12月中下旬在港出現且越趨嚴峻,至1月上旬更在社區爆發,令港府再度收緊限聚措施,故相信下次公布的1月樓價指數將持續受壓,跌幅料擴大至約0.8%。有見過去一周每日確診宗數均逾百宗,加上有農曆新年節日淡市影響,預期2月樓價指數將進一步錄得約1%的跌幅。
展望2022年整體市況,陳海潮相信首季樓市將較受壓,樓價有機會向下調整2%至3%。不過,Omicron殺傷力不大,只要疫情轉趨緩和,料市場經過調適後,農曆年後購買力將陸續回流,帶動樓市量價回升,次季可重拾升軌。再者,若稍後時間可實現通關,料後市爆發力更強勁。他說,在基本因素,包括供應持續短缺、用家需求持續,及本港加息步伐將較美國緩慢及低幅度下,2022年樓價仍然看升5%至10%,全年樓價仍然樂觀看升。
成交量低水平 豪宅較波動
萊坊董事、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表示,按照過去兩年香港及全球其他市場累積的經驗,預料疫情對整體樓價影響不大,但未來一兩個月仍會是調整期,成交量將維持在低水平。如疫情沒有進一步惡化,有信心今年一般住宅樓價升0至3%,豪宅升3%至5%;1,000萬元以下兩至三房住宅單位樓價表現仍然較好。
據差估署數據,各類型物業中細單位跌幅最大,A類單位(實用面積少於431方呎)的樓價指數報433.8點,按月跌0.92%。B類單位(實用面積431至752方呎)按月未有升跌。至於實用面積753至1,075方呎的C類單位報345.9點,按月下跌0.87點,1,076方呎或以上的D及E類大單位最新報326點,按月跌1.33點,屬各類物業中跌幅最大。
中型單位去年表現最理想
不過綜觀全年,所有物業類型在2021都有升幅,C類單位升幅最大,按年升5.1%。對比之下,面積較細的A及B類單位,按年升幅只有2.65%及4.17%。業界指,這反映「林鄭PLAN」下,不少購買力由過去只能買入細單位,改為選購中至大型單位。至於1,076方呎或以上的D及E類大單位,全年升幅則有2.45%。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