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比较多的居屋是由房委会兴建的。除了公屋外,政府过去曾推出不同的资助计划,导致大众可能不太扰乱了当中的一些计划。
简单来说,香港有两个组织会兴建资助房屋或者居屋,分别是香港房屋委员会 (房委会),和香港房屋协会(房协)。房委会是政府辖下的法定机构,房协则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及非牟利的法定机构。
此外,有几个计划很容易被记错是属于房委会或房协的资助房屋,包括2016年入伙启德的焕然壹居和2020年入伙在土瓜湾的焕然懿居,虽然两者属于资助房屋,以低于市价出售给符合资格的业主(入息和资产有上限要求),又有转售要求,但其实是由另一个公营机构香港市区重建局兴建的。
房协住宅发售计划
至于房协的「住宅发售计划」屋苑 80年代末开始,房协开始兴建资助房屋以优惠价出售给符合申请居屋资格人士,名为「住宅发售计划」(Flat-for-Sale Scheme, FFSS)。并在1997年开始设立「住宅发售计划」第二市场,让住满2年的业主(以签订的转让契据的日期开始计算)在不用补地价的情况下,将单位转售予合资格的人士。
绿置居
「绿置居」全名为绿表置居计划(Green Form Subsidised Home Ownership Scheme),是房委会在2015年中开始推出,此计划下每年会抽出指定的在建公屋项目并出售给主要为现有公屋租户及合资格「绿表」人士,单位定价比传统居屋更加低。
业主购入首两年内只能以不高于原价在白居二市场出售,第三年开始可以自行定价,十年后才可以补地价在自由市场买卖。
夹屋
「夹屋」是比居屋高级一点,大概在90年代房协以优惠价出售给中等收入(夹心阶层)人士,当年设有5年转售限期,而且只可以补地价在二手自由市场买卖,所以「夹屋」并不属于白居二可以选择的屋苑!楼市在亚洲金融风暴后走下坡,政府最终在2000年将其中3个「夹心阶层住屋计划」的屋苑改作私人楼宇以市值价格出售,包括位于坚尼地城的加惠台、马鞍山的晓峰湾畔及将军澳的怡心园。所以这3个屋苑是绝无仅有的房协「市值发展项目」。
夹屋和居屋在转售限制方面有显著不同。以往的居屋业主两年内只能以原价在白居二市场转售,两年后可自行定价在白居二市场转售,5年后才可以补地价在自由市场转售。2019年及之后首次推售的居屋,更加要10年后和15年后才可以在自由市场转售。
夹屋就直接一点,要等5年后先可以申请补地价在自由市场转售。但最后一期夹屋已于1999年推售,所以所有夹屋已过禁售限制。 因为夹屋只可以在自由市场转售,所以二手成交一定是已经补了地价。
港人港地
至于启德地标屋苑启德I号,是政府唯一一幅「港人港地」,由私人发展商中国海外发展投得土地去发展,在2017年入伙。由批地日期起计的30年内(至2043年)只可售予香港永久性居民。买家不能以公司名义购买。业主取得署方书面同意可出租单位予租客,但预缴租金不可超逾12个月,每份租约租期限制于五年内。
有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