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加新春淡市 首季或再跌3%
差饷物业估价署昨日公布,本港上月官方楼价指数报392.5点,较去年11月的393.6点再跌0.28%,连跌3个月,兼创去年4月以来最低,并且已自去年9月的历史高位回落1.41%。不过,去年全年计,楼价仍累升3.32%,为自2009年起连续13年录得升幅,而13年累计升幅更高达2.75倍。展望今年首季,由于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加上有农历新年淡市影响,业界估计楼价于首季都会持续受压,有机会再跌2%至3%。
◆香港文汇报记者 颜伦乐
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表示,2021年12月差估署楼价指数连跌3个月,主要反映第四季股市持续下跌,加上11月下旬先行释出美国拟收水及加息的预期,且变种病毒Omicron在欧美开始出现,抵销当时本港与内地通关在即的憧憬,令楼价反覆受压。另外,本港12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数亦连跌3个月,报182.5点,按月微跌0.05%,按年升约3.34%。
租金指数同样连跌3个月
鉴于Omicron于去年12月中下旬在港出现且越趋严峻,至1月上旬更在社区爆发,令港府再度收紧限聚措施,故相信下次公布的1月楼价指数将持续受压,跌幅料扩大至约0.8%。有见过去一周每日确诊宗数均逾百宗,加上有农历新年节日淡市影响,预期2月楼价指数将进一步录得约1%的跌幅。
展望2022年整体市况,陈海潮相信首季楼市将较受压,楼价有机会向下调整2%至3%。不过,Omicron杀伤力不大,只要疫情转趋缓和,料市场经过调适后,农历年后购买力将陆续回流,带动楼市量价回升,次季可重拾升轨。再者,若稍后时间可实现通关,料后市爆发力更强劲。他说,在基本因素,包括供应持续短缺、用家需求持续,及本港加息步伐将较美国缓慢及低幅度下,2022年楼价仍然看升5%至10%,全年楼价仍然乐观看升。
成交量低水平 豪宅较波动
莱坊董事、大中华区研究及谘询部主管王兆麒表示,按照过去两年香港及全球其他市场累积的经验,预料疫情对整体楼价影响不大,但未来一两个月仍会是调整期,成交量将维持在低水平。如疫情没有进一步恶化,有信心今年一般住宅楼价升0至3%,豪宅升3%至5%;1,000万元以下两至三房住宅单位楼价表现仍然较好。
据差估署数据,各类型物业中细单位跌幅最大,A类单位(实用面积少于431方尺)的楼价指数报433.8点,按月跌0.92%。B类单位(实用面积431至752方尺)按月未有升跌。至于实用面积753至1,075方尺的C类单位报345.9点,按月下跌0.87点,1,076方尺或以上的D及E类大单位最新报326点,按月跌1.33点,属各类物业中跌幅最大。
中型单位去年表现最理想
不过综观全年,所有物业类型在2021都有升幅,C类单位升幅最大,按年升5.1%。对比之下,面积较细的A及B类单位,按年升幅只有2.65%及4.17%。业界指,这反映「林郑PLAN」下,不少购买力由过去只能买入细单位,改为选购中至大型单位。至于1,076方尺或以上的D及E类大单位,全年升幅则有2.45%。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