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楼 问漏水要有技巧

地产锦囊  2011-12-10  3.7万 #地产锦囊

选择二手楼时,几乎所有准买家都会关心单位是否有漏水问题,但绝大部分的读者只关心楼上的单位会否漏水,但绝少准买家会关心所购单位会否漏水至楼下单位,有读者来电分享经验指出,指收楼当日,楼下单位的业主突然才走出来,表示读者刚购入的单位半年前开始渗水至其单位的天花板,要求读者处理,她来电查询处理方法。

读者张太指出,曾到管理处了解,管理职员表示她购入该单位前,曾为单位进行渗水探测,发现的确是其浴室的防水层出现问题,导致渗水至楼下单位的天花。她闻言甚感不值,由于当初是因为该单位内栊簇新才愿意以高于市价购买,以为可节省一笔装修费,但现时要根治问题,除了要将浴室「大修」外,大厅的一半地板亦要撬起重铺,现在要多花近5万元,大失预算。

渗水楼下单位须赔偿

及后,她再与楼下单位业主了解,该业主称多次与张太的单位旧业主联络,旧业主称﹕「我快卖楼啦,你联络下一位(业主)啦」,并告诉楼下单位业主,单位交楼的时间。

张表示,当日睇楼时,曾仔细研究单位的天花有没有渗水问题,并曾问旧业主该天花有没有渗水,但想不到单位渗水至楼下单位,亦惹来一连串难题。

代理在场时 向业主查询

法律界人士表示,觉得张太可以追讨的机会不大,由于当日张太没有就此向旧业主查询,由于买卖合约规定单位以现状出售,除非张太能引证渗水是于睇楼后才出现,但这样的引证,现实上近乎不可能做到,再加上若单位渗水至楼下,一般较楼上单位渗水至本身单位,更难发现,所以他建议,二手楼睇楼人士除了惯常要询问「楼上有没有渗水到这屋」,亦要于代理在场时同时询问「有没有渗水到楼下」,或以「单位有没有渗水问题」代替。

另有一名二手放盘业主来电查询,指在签署正式买卖合约售楼后,才发现其中一个房间的天花开始出现渗漏,怀疑是楼上浴室的水管有裂缝引起。由于已接近成交期,他担心此问题会遭到质疑,影响到买卖如期进行,并忧心会遭索偿。

法律界人士锺沛林表示,买卖合约规定单位以现状出售,由于现在单位渗水,与睇楼时的「现状」不同,而且属结构性问题,性质颇严重,业主可能会因此被质疑。至于买家「睇唔到」而决定购入单位,是否也有负部分责任,则要看合理性,若果是站着也能望到,则可能有点责任;但若果是要「捐窿捐罅」才能看到,则未必有责任。

锺沛林又表示,业主应将漏水问题维修,若成交期临近,可于双方同意后延期交易,市场上亦曾出现类似例子。

免责声明:凡注明 28HSE编辑部 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 28HSE LIMITED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28HSE赞同其观点。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实用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电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