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Hse.com】
受到供應回升及新盤劈價夾擊,本港住宅樓價及租金逐步回落,而在政府決心增加房屋供應,筆者早前已指出,今年整體的樓價必定是易跌難升,而且近日市場已出現不少劈價、蝕讓、筍盤等成交個案,不過筆者認為,樓價大跌的機會不大,故對後市不須看得太淡。
樓價繼續呈現「陰跌」已成事實,不過跌幅亦輕微,差估署最新公布的數據,3月份住宅樓價指數最新報243.7點,按月再跌0.16%。而今年首三個月均錄跌幅,不過若與去年8月的高位246.3點比較,累積只是下跌0.1%。
而近日有業主看淡樓市前景,沽貨離場,令市場經常出現劈價、蝕讓、筍盤等成交個案,不過早前的「減價盤」已被市場消化,加上個別地區更現二手「盤荒」,令盤源進一步收窄,現時業主態度趨向強硬,亦令成交減少。
至於新盤方面,雖說展商頻以折扣及回贈辣稅等優惠吸客,惟近年建材價格和工人薪金均因通脹而上揚,帶動本港建築成本上升,故相信大幅劈價金的機會亦不大。
事實上,綜合以上各點,加上從供應量趨升、美國逐步退市,及加息有機會提早出現等多個因素,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分析員,甚至筆者均可預期樓價已經是向下行,惟筆者相信,現時樓價實則降幅有限,整體樓價亦未言跌勢,樓價大跌的機會亦不大,故對後市走勢不須看得太淡。